本人是大四毕业生,现在通过HFSS正在做平衡式滤波器的仿真,途中看论文有些许不明白的地方,希望大佬或者方向相近的同学可以一起讨论一下。* c& p! s( g' P
滤波器的设计指标如下,中心频率10GHZ,相对带宽3%,传输零点+-2.32j,带内回波损耗25dB。0 a/ G! n' n2 z9 I7 f
我们可以通过指标得到对应的耦合矩阵,耦合矩阵如下 8 S6 U4 V6 W/ Y$ K & v, `) i7 k2 _$ f我们可以通过公式得到我们所需设计滤波器的耦合系数和外部品质因素,参数如下! U6 r0 Z" O9 h; V
k11=k44=-0.0395;k22=k33=0.0399;4 g' I; y4 e1 ]0 k
k13=k24=0.0163;k14=-0.0129;k23=-0.0132; ; K, V: ?! }/ T0 XQe1=Qe4=35.88;Qe2=Qe3=35.74; : K% k4 c/ s; g( p' A: Z2 ?8 `" E现在设计的耦合拓扑逻辑图和最终的结果图附在下面 ( I+ Y6 ]& c: |( o) C/ k/ ~8 x0 Y; R0 w! N7 l! h) W + L9 e. W. E$ p$ j$ L
-------------------------------------分割线-------------------------------------+ P* X3 }5 x' i; @
现在我们需要通过已知的参数设计谐振腔的尺寸,馈线的耦合槽长度,和两个谐振腔之间的耦合窗尺寸。; P( ~) b7 }1 a& [1 ]
谐振腔的尺寸可以通过公式计算出来,这里就不赘述了,现在问题如下, 6 Y6 f a& i* c( R! O1.论文中求解馈线的耦合长度是把四个端口放在一个谐振腔上,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谐振腔的尺寸是两个谐振腔中的哪一个呢? _* k6 I& S' x论文中外部品质因素的提取模型如下 $ E9 f# K0 m8 T! U$ @* v; P( v: S ^, S _
我通过HFSS本振模求解模式下,使用第一个谐振腔的数据进行仿真,把馈线耦合长度设置变量,计算出来的品质因素都是650左右,没有符合耦合矩阵计算出来的结果。% t' G" t1 O1 e; z! C: l
如果不这样做应该怎么做呢?2.计算耦合窗的长度应该怎么操作呢? 5 I- k' V0 X! P0 T, E5 x3.馈线相对于谐振腔的位置,4.28mm和6.78mm是怎么得到的呢? ; B5 F4 c, H1 o- {& C) S4 u- \) v7 N( b2 S t
/ y, a0 c/ Q4 T0 q9 {+ V5 ~: d8 r! a* C5 B+ z. j
因为仿真的结果的图片上传不了了,所以以百度云网盘链接的方式放在贴上,包括仿真的结果和论文等等,设计的步骤在论文的40-45页。 + ]! F/ Z! d @% c" h. Shttps://pan.baidu.com/s/1J4Usw7Lt6JmK_cobq0nFog- r! g+ y) m/ C2 F7 f1 B
提取码:2szt 1 R% p' n* {2 j. }2 y& I ?# ]/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