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模块化设计: 10 SRAS(车间可更换组件)2015年,哈里斯公司(Harris)收购了Exelis公司,哈里斯公司声称目前他们最新的干扰对消解决方案可以提供100db甚至更高的真实干扰对消。最新一代的哈里斯干扰对消器使用高级干扰对消系统(AIMS),并采用了标准化、开放和可扩展的架构,可快速部署在固定站点、地面车辆、飞机上和船只上。此外,一个AIMS可以为多个受扰接收者提供从一个到多个干扰源的电磁干扰防护。AIMS可以应用于宽带或宽带信号的宽频谱范围,从HF到X频带以上。4 ^, ?+ ?$ i% T4 X
! P% i# B5 z& |* F R3 l8 ?4 U
射频干扰对消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 世纪30 年代出现的静音机,1934年,Paul Leug提出利用声波反相干涉相消来消除噪声的方法,即通过人为引入噪声源,并调节使其与原噪声源幅值相等、相位相反,两者叠加抵消从而消减噪声。该技术后来广泛应用于飞机驾驶舱内的噪声。
' t4 X6 ^1 G, h( E; S
5 ]; b/ z% a1 u2 \# [
" A n0 |9 `% r! \ H. f, u二十世纪60年代末,干扰对消技术逐渐应用到通信抗干扰中来。美国罗马航空发展中心(Rome Air Development Center,RADC)最先承接了这一课题,并提出采用“有源干扰抵消技术“,研制了自动相位微调的开环干扰抵消系统。该系统在300 MHz 的载频上,实现了对邻道干扰的抑制。60年代末先后研制了几个实验性系统,证明此技术是可行的。70年代以后,在军事通信各领域,如空中指挥、空中交通管制、岸基通信、机载通信等方面开始应用。 }# n- Y* i6 T. {3 ]! j; ^! V( c
2 H7 M$ C# w7 K射频干扰对消技术最初的发展思想也是构建一个与干扰信号幅度相同、相位相反的射频信号,并与干扰信号合成,从而对干扰信号形成抵消效果。对消技术由于其原理简单,便于用多种技术形式实现,干扰信号的正交合成技术即是最开始的技术实现形式。下图为基于光子技术正交合成射频干扰对消系统。
# }0 {3 U/ b3 e) [- J
, s F0 n+ i6 R: M! g4 o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基于自适应滤波的多时延信号合成技术,即利用自适应滤波算法控制各个合成信号的权值大小,最后实现对原始信号的滤波,从而达到干扰对消的目的。! G& y& f* t7 u5 ?; }- L0 \
0 h3 w1 o, L( C
尽管实现途径不一样,但总的来说两种方式都是通过构建与原信号具有相关性的对消信号,最终获得期望信号。! u$ x$ C9 j* [: @% N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