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pads PCB如何导入到Hyperlynx仿真工具? 1.用PADS Layout工具打开要仿真PDN的PCB文件(.PCB格式)。注意,要仿真的电源网络一定要包含在完整平面中,电源参考网络(GND)也需要包含在参考平面中,否则会提示PDN结构错误,或者无法仿真结果错误。
) a1 C* U; h! J& Z
+ m, }$ {4 l# a {8 V
2.点击“文件”---“导出”---“选择.hyp格式”,输入文件名(此处我们命名为testboard),点击“保存”。 + v) C4 c( h2 ? X
) m; j) w2 i, V' S J
3.点击确定。(提示器件高度时,输入器件的高度)
: N/ O7 K' X3 A9 _9 o5 B
; I3 B6 i* d( c; D1 x5 y f
( m y& _( S% i# ^. C( H2 G4.然后再文件夹中就可以看到Testboard.hyp文件。 9 t+ H c6 }" E; [( a1 i
- N. ~+ Q% S/ y2 Q0 Y& q4 c5.然后用Hyperlynx工具打开Testboard.hyp文件,PADS PCB文件就成功导入Hyperlynx仿真工具了。 Hyperlynx仿真PDN的详细流程? A.Hyperlynx可正常运行。 B.PCB布局和布线已经完成,要仿真的电源网络和对应的参考网络(GND),都有相应的平面,且二者可互相参考。且经过PADS Layout转换成.hyp文件。(如:testboard.hyp) C.向PCB厂家获得PCB叠层信息。去耦电容模型已经正常导入。 Hyperlynx仿真PDN步骤 1.打开Hyperlynx工具,点击“文件”,点击“打开电路板”,打开导出的Testboard.hyp文件。
1 x! I; U% |2 A8 W. ] v1 d
: k8 i7 J ]- X
2.点击“设置”,“叠层”,“编辑”设定叠层信息。 3.点击“设置”,“电源”,勾选要仿真的电源网络,设定电源网络的电平值。如果平面层未分配,还要为网络分配平面层。 ) b/ r1 l0 V% h; y# H6 v4 t: W
?8 @! d2 I! s+ H% V
4.点击“模型”,“Assign Power Integrity Models”,弹出分配PI模型对话框中,选择电源网络,点击参考网络下方的“分配…”,为网络分配参考平面。若PCB布局布线时PDN模型正常,“可用参考层栏”中会显示参考层。若“可用参考层栏”为空,则需要手动设定参考层,或者重新修改PCB的叠层和平面。否则,无法仿真PDN,或者PDN仿真结果异常。 : J3 n+ l9 J* P& _1 E
! S4 x, J" M% o. |5 L# o: k
. a( Y T0 L+ F0 k s
2 P: e5 x4 l! A' q& F7 u- c* X
5.点击“模型”,“Edit Decoupling-Capacitor Model”打开“分配解耦电容模型对话框”,鼠标左键双击要分配模型的电容或者电容分组,弹出“Assign/Edit Capacitor Model”,“模型类型”选择“SPICE”,“SPICE文件”选择对应的电容模型。去耦电容模型导入,参见前面博客。
4 l) A) b. s h
. n* B f# \* y$ Z5 W% h6.现在就可以仿真PDN了。点击“仿真(PI)”,“Analyze Decoupling(Decoupling Wizard)”
0 o4 D2 a/ K7 z
7 l' `/ o+ h8 N" F
7.选择要分析的网络。
8 P! D$ y7 l4 y; y4 z# l- D. |
) A/ w, J) E9 H$ H- Q2 {# |
8.设置去耦电容的模型。 3 c/ f9 S! B, H8 [! I9 [7 j7 D
5 j( n* ?" {0 u5 ^' n* X u
【集中式分析】 9.选择分析类型。若选择集中式分析,则不考虑PCB布局布线因素。 / {* k$ l$ @9 `- I, }$ D
4 l, C. V4 J q: q9 t10.设定PDN阻抗值
7 t. X) Q3 j1 G
5 t" D/ x! ?, ~* e# T, i: j8 y& r
11.设定PDN仿真频率区间。 , L. {+ q) H$ V+ u& d
3 S9 _3 T$ f0 I' _* Y0 X* |' ]8 A2 ^12点击“Run Analysis”。等仿真完成后,可看到曲线。
% }) s1 Z+ a- ]# E5 K; @2 b
` ~6 Z: g' V- ~8 `- |, m! e
【分散式分析】 如果第9步中选择分散式分析,则仿真前额外设定“Select IC Power Pins”。(若PCB叠层和平面设置不合理,导致PDN结构异常时,会导致平面层无法识别,从而仿真结果异常)
$ F% n( O9 E% ^5 g0 C
' w5 \+ |) w8 \" j设定完成后,同样点击“Run Analysis”。仿真完成后,会显示PDN曲线。 ' Y" t0 h7 Z( t w
3 p8 F2 I# H# S5 O2 N4 u, i! r' d3 ~
【高级解耦向导】 高级解耦向导,其他设置与分散式分析没有区别。需要额外设置“Select IC Pin-Pair Probes”。然后点击“Edit Pin-Pair Probes…”。 # A' b; {" h8 o7 A* T& r3 d
2 S# W+ O9 n$ z9 R* M: V @在“Creat IC power pin pair”中,分别选中GND和VDD的PIN脚,点击“Add”,然后点击“确定”。
# m) P1 W4 N- S! F
! s) |. L0 O0 n0 o! x
然后在选中的IC引脚上打勾。
, r- u/ T. ?2 K, x- `8 L
) c$ z' D) P& |$ j6 v设置完成后,开始仿真。等仿真结果完成后,曲线如下: 5 `& J5 a6 h6 A$ A9 P9 }9 F
4 t5 E- ^. Q R" \) F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