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转——EMI的板级设计经验!!!
3 v" \; [3 W9 V) n+ ^# s# o2 X* j* u3 O- w& p# Z
以个人经验,板级设计,浪涌好过,脉冲群难缠。尤其是单板电源系统为非隔离的,若想做到脉冲群过三级,需要注意的地方比浪涌多的多,个人经验:在电源输入口加几百PF的高压电容到安装孔处,此不是说必须加,可以依据EMI测试考虑安装方式。 r ]: C- u1 E7 ~6 U4 H, M' M. C3 g& E
对工控板的设计,主要的有以下几个注意点:. b6 l" f) y8 w C. k& k! {$ a$ Y
1 电源系统的规划, K- J) r9 H; k0 ?9 v
2 mcu部分的处理
3 L( R( L& a0 p: {7 K7 T, v 3 输入输出口的处理
5 d# H- o- i5 f3 j3 Q' A 更新几个误区(个人观点):
8 j; i+ ^% Z) q4 n 1 对工控板,不建议铺较多的地平面,尤其是不能将地平面铺到输入输出口处(若该输入输出口没有隔离,铺地也要慎重,否则干扰直接就冲到MCU处),若盲目的铺地,导致的后果,在没有良好的泄放路径下,工模能量最终只会跑到地平面上待着(因为地平面对地的分布电容比一般的走线大的多),会导致控制板出现各种莫名其妙的问题,失去控制,就算有看门狗,这也会让使用者觉得你的板子性能很差,一般情况下,看门狗仅作为最后的防线,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使用的。
\5 K7 Y/ ]7 {) S2 r* L 2 EMC的板级设计其实没有那么多的神秘,不需要被市面上各种所谓的专家教授的书本迷惑,对我们做单片机控制系统的,不涉及高频,不涉及通信的应用,其实用网上有的那几种样板电路,从原理上说,就能应付绝大多数的EMC测试与问题(比如EMI滤波器,比如220AC系统加471的压敏等),若测试不过,或是现场出问题,就与你的layout有关了,但layout这块,也没有那么多的注意点,只要你布局布线不是足够的糟糕,就不会出现EMC问题。' G# s( g9 A; x
下面附上我最近在学习的几篇非常好的EMC设计资料,都为英文版本,大家可以看看,再与网上能找到的国人出的EMC设计资料对比一下,就知道谁在忽悠人了(忽悠人,仅指一些专家教授,但也有好资料,但比较少,如郑军奇的几本书),个人观点,EMC设计,真经半页传,可惜的是国人好多都唱的是假经~~~8 l! H" x/ S; G2 p+ E! l* ]
6 \( F# [8 E4 A8 R1 v0 X第一个与第三个都是老外分析的功率系统中散热片影响EMI性能与设计注意的非常好的paper,中间一篇为对PFC电源的EMI设计介绍,虽然短小,但相当的精悍!!
5 M, f5 V* }5 a) J+ L3 C3 v& j 我这还有很多的很好的英文EMC设计资料,若大家欢迎,小弟再双手奉上!!!, W r# D1 E6 d' B7 ~, \/ h
; Q3 T n4 B4 x: p$ H
5 v# }$ ]; T8 U+ h. s% z' x6 @* s
PS:针对板级的EMC设计,若大家还想更深入的学习,则在满足能会使用网上通用方法的基础上,要认真的分析自己所设计系统的特点,要知道自己板子内部有哪些干扰源,再针对干扰源进行相关的处理,如加阻尼网络,针对整改的,则需要理解时域波形与频域的对应,认真研究自己板子干扰源处的波形,做到用示波器看波形,脑海中就能对应出干扰频谱,等面对整改的时候,就知道哪些窄带脉冲不达标点是由哪些引起的,这才是我们做工程实践的正规路子,理论哪些啥的大部分都是无用的,给那些专家教授啃吧~~~- H% c4 h, ]" A: B7 x
. w1 F# t* ^) {5 X1 g/ s- 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