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雨 发表于 2013-12-3 14:515 L5 q- N4 ~& X# E9 w 说的很好,解开了我的迷惑 |
xurids 发表于 2013-12-3 14:33 说的很详细,谢谢你的帮助! |
七彩雨 发表于 2013-12-3 14:054 ]/ g5 T% P- A$ _ X1 } O 不错,上面的确是我说的有问题,具体请看下面的讲解,其实你这个叠层没必要完全遵循20H原则,20H原则是为了让我们在PCB设计时要有这个意识就行了。 V" ]! _! D+ v" B T$ ?5 b1 F* [ 20H原则: K( K* w0 l% \; ^) a# E; I" c 是指电源层相对地层内缩20H的距离,当然也是为抑制边缘辐射效应。在板的边缘会向外辐射电磁干扰。将电源层内缩,使得电场只在接地层的范围内传导。有效的提高了EMC。若内缩20H则可以将70%的电场限制在接地边沿内;内缩100H则可以将98%的电场限制在内。针对EMC 1. PCB设计中的20H原则?. w2 z# R6 u" v1 x9 Z, u/ ~: U "20H规则"的采用是指要确保电源平面的边缘要比0V平面边缘至少缩入相当于两个平面间层距的20倍。 这个规则经常被要求用来作为降低来自0V/电源平面结构的侧边射击发射技术(抑制边缘辐射效应)。 但是,20H规则仅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才会提供明显的效果。这些特定条件包括有: 1. 在电源总线中电流波动的上升/下降时间要小于1ns。# Z' b$ E$ a$ L5 X 2. 电源平面要处在PCB的内部层面上,并且与它相邻的上下两个层面都为0V平面。这两个0V平面向外延伸的距离至少要相当于它们各自与电源平面间层距的20倍。 3. 在所关心的任何频率上,电源总线结构不会产生谐振。 4. PCB的总导数至少为8层或更多。 |
xurids 发表于 2013-12-2 15:12- Q' V7 ^) E+ m H不是指电源和地之间的介质厚度吗?5.1181mil是电源和int5的介质厚度吧。 |
| h为5.1181mil,即第四层和五层之间的PP厚度,而实际画板时很难做到内缩20H,理论上的内缩100H也只能吸收98%通量边界,20H时也只有70%左右,所以应该依实际情况而定,你GND内缩了40mil,我觉得POWER内缩60就差不多了,当然有空间的话越多越好。 |
/1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11-23 02:20 , Processed in 0.156250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