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关于网站域名变更的通知

差分线P与N的等长走线方式比对分析

查看数: 20841 | 评论数: 94 | 收藏 25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11-12-15 10:13

正文摘要:

空闲之余做了个仿真对比,抛砖引玉,大家来讨论。+ n+ {6 k8 A; h! A* D 当差分线P与N端线长出现差异时,进行以下两种长度匹配的绕线方式的对比仿真,  _3 @/ c9 Z+ f1 Y! x A方式:在每个segment有差异 ...

回复

lining0223 发表于 2012-6-13 09:49
楼上的比喻非常恰当, Intel的Design Guide要求动态补偿, 如下图所示:
forevercgh 发表于 2012-1-12 13:19
速率越高,B方式越差的主要原因应该是:
. F& R3 ]4 k( L) j9 N速率越高,更多的能量已经不是束缚在trace内传输了,尤其在蛇形线部分,主要能量bypss蛇形线,直线耦合过去(和蛇形线的幅度等绕线形式关系比较大),这样原本期望用于skew调整的蛇形绕线作用几乎失效。
. s, r+ G, Y- A- u+ ?0 i/ B( @加时域源,看能量传输的图形应该比较清楚。4 E: C( t' }. s8 C. t9 ~

( q1 Y1 _0 b9 A9 w+ E( N期待LZ测试验证结果
wave654321 发表于 2014-1-14 00:13
楼主这个有问题吧。
0 @  `- T& |0 B& ?应该再加一个C方式,在相位失调处快速的使用蛇形线补齐相位差是最好的方式了。
$ ~% y- E5 M6 W( H8 G8 m* r& JA方式下,由于多处失耦合,导致在高频下相位失调的很严重。
/ ?: ^/ E4 D% U# e0 K$ j楼主可以用ADS仿真试试。
rose_333 发表于 2018-7-16 16:33
我们采用的是B方式,仿真不能与现实的板了调试相提并论。
firefox617 发表于 2018-5-18 22:35
lining0223 发表于 2012-6-13 09:53
0 u6 c7 r$ `3 {, X) l& e, I同时遵循3W&2S Tune线原则:

3 [/ }" m$ ]' H7 F; f好资料+ ]! k, M. n" ~# ?6 M  b2 z+ w
firefox617 发表于 2018-5-8 12:28
谢谢分享
狂想的旅程 发表于 2017-6-5 00:43
superking18 发表于 2017-5-12 09:34
lxizj 发表于 2012-4-24 15:500 \: H- k, |, M6 s( Y/ p
建议大家看看这篇文章,分析的比较透彻,比楼主的仿真详细些
) [" c1 |- _: e1 V- m% Q/ U
好东西就要顶起来,支持
; g+ Y' V5 h3 U4 b- R2 c' r
bingshuihuo 发表于 2017-5-11 11:18
最后还是没有仿真结果
Sean谢 发表于 2017-5-9 17:17
学习了。。。。。。
天天在线 发表于 2015-3-19 19:32
非常好,学习了
Able 发表于 2015-3-4 14:38
多谢楼主分享,没实测试过
zhenli888 发表于 2015-3-1 14:54
非常不错,学习
hellopig 发表于 2015-2-4 13:10
這確實是一個很棒的實際範例  感謝分享
eda3365sina 发表于 2015-1-25 15:09
论坛需要多一些这样的文章
hkx177901 发表于 2015-1-22 22:10
cadence 增加了一个功能   大家看看怎么设置信号对差分信号最好呀

1.PNG (7.83 KB, 下载次数: 5)

1.PNG
myl593799546 发表于 2015-1-20 12:59
过了这么长时间还未见结果,版主不是上图测试了么,怎么没结果?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EDA365公众号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11-22 22:59 , Processed in 0.171875 second(s), 31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