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觉得a b d c,但是一般来说a处理比较麻烦,很少用,只针对ghz以上的信号 |
| c最好 |
|
A,B,C,D 四线 个人观点为。如果同面积情况下对于蛇形线 TD功能来说:C>B=D>A. 原因就是 在同面积情况下,走线最长。从而实现TD最大,减小了板的面积。但前提是干扰在允许的范围内。(A的圆弧走线长度没有矩形边长度长)- e4 O* k8 @" }" P, \ 对于信号的完整性和干扰比值的性能来说:A>B=D>C ; 原因是圆弧的阻抗反射相对比钝角要小,反射等较小。在回路面积来看,也是A<B=d<c为最小,返回路径的电感小。照成的信号完整性也最小。 所以设计中要具体分析,如果时序重要, 抗扰度高。 那就优先考虑TD。。如果时序要求一般,但电路抗扰度不高, 那就优先考虑SI问题。 |
| 同52观点 |
| 学习了,谢谢 |
| C和D真的是众说纷纭啊,各执一词 |
| 学习啦! |
|
我的一点愚见: 第一组 A好于B,因为在线幅和线距一样的情况下,圆弧的拐角对阻抗变化最小,拐弯处不易产生反射。但我设计过800M的DDR 也是用的B,没任何问题。所以A和B 差距真的不大!或许GHZ的可能要考虑了吧,要仿真了才知道。 第二组,C好于D,设计过DDR的朋友都有体会,首先在有限的空间里C要比D 走的线更长,那么就很节省空间。C这种形状对信号延迟的影响小,D对信号延迟影响比较大。这个大家可以通过电磁理论自行分析。 还有,走蛇形线一般就是为了信号时序的考虑,所以信号质量肯定不如直线好,所以我觉得最主要的分析还是形状对延迟的影响上面来考虑比较实际! |
| 学习了,嘿嘿嘿 |
| 学习下!!! |
涨见识了 |
| 学习学习,谢谢 |
| 这个能否通过仿真来验证? |
/1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11-23 01:35 , Processed in 0.171875 second(s), 31 queries , Gzip On.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