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365电子论坛网

标题: 如何设置正弦激励 [打印本页]

作者: meijingguoyu    时间: 2008-8-29 11:37
标题: 如何设置正弦激励
大家好。
; K9 o% f, ^, H; u' Z我想问一下如何对一个电路进行仿真时给一个驱动端加正弦激励啊,在哪里设置啊?% U, K4 w. i6 U8 r9 v
谢谢
作者: steven    时间: 2008-8-29 12:58
LZ仿什么电路呀?正弦激励?模拟电路?
作者: meijingguoyu    时间: 2008-8-29 13:58
原帖由 steven 于 2008-8-29 12:58 发表
% ]* m: U( b! k' c, R& W$ @2 RLZ仿什么电路呀?正弦激励?模拟电路?
) @3 h; v' E: E: ?* V' y
' W4 q& _) ^# r0 p* F, \
我不知道是不是正弦激励,我要做的目的是给一个简单滤波电路的输入端(驱动端)加一个交流电压(比如1V),然后通过PCB仿真来查看输出端(接收端)的波形。
1 Y, M! Z' @; a4 K$ F8 k- z2 {我的思路是这样的:在输入端加入一个正弦波,然后规定它的属性为1v电压,是不是就算一个1V的交流电压啊?7 j  g0 x9 k0 ~
但是我不知道如何加一个正弦信号(交流电压),我已经知道了如何加一个方波,可是没发现加正弦波信号设置,您能告诉我吗?
( c0 I! F! @+ ]1 A& N谢谢!
作者: steven    时间: 2008-8-29 14:37
用什么仿真工具呢?
作者: meijingguoyu    时间: 2008-8-29 15:16
原帖由 steven 于 2008-8-29 14:37 发表 , y; q# w0 A3 U9 }/ W
用什么仿真工具呢?

+ \7 I, ^5 {) c* r用的是Allegro PCB SI 。
! z7 j& |- q) U4 [查看仿真波形用的是SigXplorer。
/ ^3 `; ]3 F/ c/ ?( o# w谢谢!
作者: steven    时间: 2008-8-29 15:54
正弦波不是数字信号,不支持,LZ需要的是Psipce仿真。
作者: meijingguoyu    时间: 2008-8-29 16:27
原帖由 steven 于 2008-8-29 15:54 发表 ; [6 C' M( V$ u/ \5 {, f" M' C0 B
正弦波不是数字信号,不支持,LZ需要的是Psipce仿真。

) l) o% T  J+ Z" R2 k  b, y* Z& O哦,谢谢您,那能不能在这里给他输入一个激励,使它从上升到下降有一定时间变化,或者有没有可能直接输入一个正弦变化的激励。4 z) z; C+ G3 `" U3 w
这个是仿真文件,能麻烦您帮我看一下吗
) F1 K( B" \( B
: u) Y7 R; q, X/ |5 u. T+ n[ 本帖最后由 meijingguoyu 于 2008-8-29 16:30 编辑 ]

lpf.gif (949.75 KB, 下载次数: 143)

lpf.gif

LPFc.rar

23.55 KB, 下载次数: 14, 下载积分: 威望 -5


作者: Allen    时间: 2008-8-29 17:09
这样是仿不出结果的,滤波器关心的是电路的集中参数(等效参数),而PCB SI 仿真的是基于传输线的分布参数,IBIS模型仿真出来的结果无非是过冲、振铃、反射等,而这些结果对于类似正弦波这样的信号而言根本没有意义,因为正弦波根本不存在上升这样的概念,滤波器关心的结果是输出信号的幅频特性,两者不是一回事,或者说是两个领域里的东西,不能用数字电路的分析方法去求模拟电路的解。
作者: steven    时间: 2008-8-29 17:24
看了你的原理图,确如Allen所说,楼主选错工具了,你可能对Allegro的仿真工具还不了解,楼主需要的是Pspice,为什么不用Pspice呢?
作者: meijingguoyu    时间: 2008-8-29 17:28
原帖由 Allen 于 2008-8-29 17:09 发表 ! y0 \: t1 j* \
这样是仿不出结果的,滤波器关心的是电路的集中参数(等效参数),而PCB SI 仿真的是基于传输线的分布参数,IBIS模型仿真出来的结果无非是过冲、振铃、反射等,而这些结果对于类似正弦波这样的信号而言根本没有意义, ...

+ U* [" \& Y+ o! k! o5 _
8 m, r4 N6 d1 {4 J0 _- V5 P. @哦,感觉越说越糊涂了,呵呵,我再查查资料,谢谢你们啦!
作者: meijingguoyu    时间: 2008-8-29 17:34
原帖由 steven 于 2008-8-29 17:24 发表 ; J5 l. Y/ Q7 h, @+ R3 n
看了你的原理图,确如Allen所说,楼主选错工具了,你可能对Allegro的仿真工具还不了解,楼主需要的是Pspice,为什么不用Pspice呢?

7 p7 @  H5 @# F) Y已经用Pspice仿真过了,也是在输入端加一个1V的交流信号,能出来仿真结果,但是老板说要再用PCB仿真一下,看看PCB的电气特性能对电路产生多大影响,输出波形能不能满足需要。" ]: g4 O% x' c# q
我理解就是在PCB中加一交流激励来实现,不知道可行不?或者说您能告诉我实现的方式吗?
, {& \% F1 Z6 s+ n( b谢谢您!
作者: steven    时间: 2008-8-29 17:42
还没有做过这样的,不知道是否有其它工具支持。
作者: Allen    时间: 2008-8-29 17:55
原帖由 meijingguoyu 于 2008-8-29 17:34 发表
* d) q" W  I! e0 u; t
( K. B, D& l( f9 d3 @2 B$ ^已经用Pspice仿真过了,也是在输入端加一个1V的交流信号,能出来仿真结果,但是老板说要再用PCB仿真一下,看看PCB的电气特性能对电路产生多大影响,输出波形能不能满足需要。
# B7 ?0 L- J, k7 a- j+ P: W4 m我理解就是在PCB中加一交流激励来实现 ...

% |6 A- {- {# u% t* Q! s# o' P既然这样,你可以考虑在Allegro里把PCB传输线的等效RLC参数提取出来,然后在Pspice里建立对应的模型,试试吧。
作者: giga    时间: 2008-8-30 22:21
不是我唱反调,做SI的人,千万不要试图用pspice去解决问题。因为pspice实在不合适高速数字系统的仿真,要什么没什么,比如最关键的损耗传输线、S参数模型、ibis模型等都不支持。
作者: Allen    时间: 2008-9-2 14:28
原帖由 giga 于 2008-8-30 22:21 发表 ! w( R1 k4 S& w! l  g
不是我唱反调,做SI的人,千万不要试图用pspice去解决问题。因为pspice实在不合适高速数字系统的仿真,要什么没什么,比如最关键的损耗传输线、S参数模型、ibis模型等都不支持。
. c% D8 l- O5 B2 o  P- {" s3 q
楼主需要仿真的不是高速数字系统,而是模拟的滤波器电路,需要关注的是滤波器的截止特性,而不是信号完整性,所以用pspice比较合适,也可以考虑saber。
作者: meijingguoyu    时间: 2008-9-2 17:06
原帖由 Allen 于 2008-9-2 14:28 发表 - v; M# S8 C  ?+ d3 I0 F0 J

, a- }* j8 _+ ?$ H楼主需要仿真的不是高速数字系统,而是模拟的滤波器电路,需要关注的是滤波器的截止特性,而不是信号完整性,所以用pspice比较合适,也可以考虑saber。

$ a7 }# Y8 ?3 q& ~/ P恩,对,只是滤波器的截止特性 呵呵
作者: yangcanhui07    时间: 2008-9-4 13:14
模拟信号的传输特性,通常关心的问题是:
% A# p+ |8 j+ k$ c1.负载端引脚的分布电容和电感,这影响接收信号的相拉
! F+ Y0 L% D" v/ W% l- D) c2 Z, t- `2.传输线的长度.这同样还是影响接收端的相位.1/4波长?那就成天线了
5 ?! }9 T; r$ m! @- g0 |+ {( ^( |3.阻抗匹配(通常采用电感和电容端接来中和掉接收端分布电容效应),实际处理的时候留在源端留出元件的位置就行
* }( [" L- V+ Q% K7 \5 s9 x
2 \3 x2 G- \1 i! n. B绝大部分在PCB上能控制的只有第二条,也就是传输线的长度,它的影响也是非常有限的,影响的仅仅是信号的相位,而不是幅频特性.
作者: meijingguoyu    时间: 2008-9-4 13:49
原帖由 yangcanhui07 于 2008-9-4 13:14 发表
2 B7 Y: u8 T, e& D7 o7 @5 {- Z模拟信号的传输特性,通常关心的问题是:3 [$ i! h/ @. P4 X6 b& w$ |7 T
1.负载端引脚的分布电容和电感,这影响接收信号的相拉  V( m  g& P5 v
2.传输线的长度.这同样还是影响接收端的相位.1/4波长?那就成天线了* R1 T) Z+ J! m+ v
3.阻抗匹配(通常采用电感和电容端接来中和掉接收端 ...
4 _3 Z5 y2 A& n/ f/ s
麻烦楼上能否告诉我,传输线的长度是如何影响接收端的相位的?有没有详细资料,谢谢,
作者: meijingguoyu    时间: 2008-9-8 16:14
现在我正在努力学习allegro,我发问题贴的目的是我能够理解问题的答案0 X4 h- r1 \. y( n* C. ~7 M
但是刚看了一个“致所有会员一封信”帖子,我觉得我太自私了,我光顾着考虑自己!* R: E$ \3 r( ]  L* l. m: x' k4 V
等我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我会把我的问题答案传上来。目的有三:首先是支持咱们的论坛越办越好,其次是让遇到同累问题的人能够从中收益。三。。。三没有了。但是圣人说过,凡事必有三。
$ a! x1 b1 H; j& s  s# @! {最后再说下,希望大家都能够看贴回帖,这样才不会枉费管理员和论坛的辛苦付出!
, e4 V2 X' e6 U1 R" J3 m8 L% ?8 L3 Y4 [7 ]# `, K; M/ |, m  m
[ 本帖最后由 meijingguoyu 于 2008-9-8 16:17 编辑 ]
作者: hysyanlin    时间: 2008-9-27 10:46
学习了!
作者: lj905722    时间: 2008-10-20 17:44
学习了,真的很长见识




欢迎光临 EDA365电子论坛网 (https://bbs.eda365.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