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365电子论坛网

标题: 什么叫爬电距离?? [打印本页]

作者: zqy610710    时间: 2007-12-18 11:4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pcb007    时间: 2007-12-18 11:52
可以这样简单理解:
) r! c3 e0 _, p/ F, Q3 `爬电距离说的就是两个带电导体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由于存在电压差,小于这个距离两个导体之间就会发生放电现象,这个最小的安全距离就叫爬电距离,电压差越大,就越容易放电。
作者: cjf    时间: 2007-12-18 11:5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zqy610710    时间: 2007-12-18 11:5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changxk0375    时间: 2007-12-18 12:1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wing    时间: 2007-12-18 12:2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superlish    时间: 2007-12-18 13:38
原帖由 liang87630 于 2007-12-18 13:07 发表 9 H7 Y5 Y! h4 M" {. X
呵呵……我是第一次听说有爬电距离的
, h' j. o; k1 S/ {# p: n3 Q: M) {
偶也是
作者: SHADOW    时间: 2007-12-18 14:18
嗯!听说过了,简单说就是两电之间的安全间距!
作者: Iric071    时间: 2007-12-29 16:03
原帖由 pcb007 于 2007-12-18 11:52 发表
! m5 p' C& ]# ^' \0 z: U可以这样简单理解:
$ \7 t: K+ ?* P5 i爬电距离说的就是两个带电导体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由于存在电压差,小于这个距离两个导体之间就会发生放电现象,这个最小的安全距离就叫爬电距离,电压差越大,就越容易放电。

$ S; v, E" ]/ z% B* X5 t7 A7 l' P: _* _$ Y' B$ I* s
受教了..
作者: wing    时间: 2007-12-29 16:5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kinlin    时间: 2007-12-30 17:21
不错又学到了一个名词
作者: protel    时间: 2007-12-31 22:29
原帖由 liang87630 于 2007-12-18 13:07 发表
( k1 i. x1 _: m& s呵呵……我是第一次听说有爬电距离的
3 F$ r/ d7 g: Q8 d' T  D
ks5 @% q( u: s! U- Z+ v8 W
没白来一趟,长知识了.
作者: zskillpigs    时间: 2008-1-8 17:49
放电距离吧?真有爬电距离 ?
作者: linstaryu    时间: 2008-1-9 08:25
原帖由 wing 于 2007-12-29 16:57 发表 " r1 V7 t9 U/ d& A4 o
, B% J$ y: r8 b% |% J& e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superlish 威望 +2 我很赞同 2007-12-18 15:42
/ x+ B7 t" l  F9 f7 s+ i! ]! g. n
6 b  c7 g8 h7 x, b$ f& z$ e! ?强烈反对:受贿贪污现象!
同一个意思换个说辞
作者: hispeed    时间: 2008-1-9 10:05
电确实会爬呀,镀银的电容,在潮湿环境下,长时间会爬出一条通道来,以前电视机的高频头经常有这事。
作者: zhaoyu1120    时间: 2008-1-9 11:03
像楼上说的,BGA封装的管脚上面的锡长时间工作后也会出现像树根一样的网。
作者: dingtianlidi    时间: 2008-1-9 17:54
原帖由 zhaoyu1120 于 2008-1-9 11:03 发表
9 X0 }( f' d0 S像楼上说的,BGA封装的管脚上面的锡长时间工作后也会出现像树根一样的网。
6 t5 q4 S* S) U
第一次听说!!!
0 E" {2 [$ ]( j. X. s; t9 H6 x只知道高压电在潮湿的环境下,容易产生电弧,干燥的时候比潮湿的来易产生,这个安全的距离也可以认为是爬电距离吧!!!
( o9 s$ g2 q! W" k3 {( s  z% Y( t还望高手指正
作者: youyou058    时间: 2008-1-9 18:02
又学习了~
作者: numbdemon    时间: 2008-1-23 18:03
我真的顶过了哦
作者: superlish    时间: 2008-1-23 19:05
原帖由 wing 于 2007-12-29 16:57 发表
* y1 x* A* h8 Q) Y( M" y3 ]# G, P" Y6 V8 T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superlish 威望 +2 我很赞同 2007-12-18 15:42
$ C& h+ Y- z1 ^" ?3 e" n0 d! W
强烈反对:受贿贪污现象!
老兄你别没事找事   有事过来和我说
作者: viseng    时间: 2008-2-1 16:53
第一次听说...长见识了..谢谢楼主了
作者: zl_sinan    时间: 2008-8-26 09:59
原帖由 pcb007 于 2007-12-18 11:52 发表 ; J# w8 B) i2 r# _
可以这样简单理解:
' Z- U  k4 G6 a) \* ?爬电距离说的就是两个带电导体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由于存在电压差,小于这个距离两个导体之间就会发生放电现象,这个最小的安全距离就叫爬电距离,电压差越大,就越容易放电。

- \& g( ~/ w" l: o/ J0 z9 ?& O- z0 O" b  L
受教了,谢谢!!!
作者: quan20080808    时间: 2008-8-30 14:04
学着,谢谢咯!
作者: 27ing    时间: 2008-9-7 19:47
呵呵    我所接接解过的爬电距离有开关电源用的变压器的初级与次级之间有高低压之分时有一个爬电距离    然后需采取的措施就是用挡墙(专门用的胶纸)来进行隔离哦  而且是必须的  
作者: baalim    时间: 2008-9-24 23:07
受教了..呵呵,,以前只知道那里危险放电..但原理不知道.这回晓得了!
作者: taojing    时间: 2008-9-26 18:26
爬电距离应该可以这样解释:两个裸露导体沿着绝缘体表面的爬电的距离!!
作者: 剑州龙    时间: 2008-10-1 20:33
爬电距离:是指两导电体之间沿着绝缘介质表面爬行的最短距离。5 o# p7 N; Q, j$ y2 t1 k4 G
电气间隙:是指两导体之间的空气间隙(即,空间距离)。
: C# ?) z3 e9 q7 y# l& a% B$ `, R
0 ~) H7 B, [* G+ d9 q9 b[ 本帖最后由 剑州龙 于 2008-10-1 20:34 编辑 ]
作者: hanicesnow    时间: 2008-10-8 11:38
受教了,谢谢.
作者: zhaojianxi    时间: 2008-12-16 13:55
受教了..
作者: gebvoah    时间: 2008-12-22 17:14
原帖由 zhaoyu1120 于 2008-1-9 11:03 发表
1 w1 ^, B& p" c' N% M4 _% E$ N; C像楼上说的,BGA封装的管脚上面的锡长时间工作后也会出现像树根一样的网。

- p0 G3 D9 S. M楼主讲的不是因为爬电距离的原因!: C5 d" @3 O7 x9 [+ y7 O7 U
封装管脚上面的锡长时间工作会长树根一样的东西,是因为机械应力的原因!
作者: 20011202    时间: 2008-12-29 15:58
有的PCB上高压区引脚间有被挖掉的,是不是这个原因
作者: marshal_li    时间: 2009-4-6 22:16
电气安全上的一个术语
作者: baby    时间: 2009-4-22 15:50
爬电距离 这个怎么算的?
作者: coolzerong    时间: 2009-5-6 15:14
本帖最后由 coolzerong 于 2009-5-6 15:18 编辑
0 ?0 G! [9 M4 ?8 V0 a, a, g  z7 R: [5 d
第一次看华为的PCB设计规范里看到爬电距离,当时没明白什么意思。现在又点明白了!!!/ J% c- K9 T& a- t2 q0 G4 m
不过还是请列出这个距离的计算(经验)公式,好对我们这些初学者负责的,不然下次光知道有这个距离,不知道怎么把握,这应该不叫知道吧。
作者: Cruiser    时间: 2009-5-7 23:18
主要是应用在AC-DC开关电源里面.
作者: bayern777    时间: 2009-5-15 13:58
谢谢,学到了
作者: appleliu    时间: 2009-6-2 16:42
如果你是搞雷电防护的,这个词就会经常看到哈。上面解释的都很请粗了,我就不说了。
作者: Sunnyly621    时间: 2009-6-5 13:53
做静电测试时也要考虑这个问题的
作者: qqyjq    时间: 2009-10-16 11:01
受教了
作者: wuxiaole1986    时间: 2009-10-16 16:49
受教了,很不错哦
作者: zhangshiwang    时间: 2009-10-21 16:04
爬电距离与电压之间的具体参数是多少,有没有具体的一个表格啊
作者: jinsihu2005    时间: 2009-11-11 11:27
受教了
作者: jack163    时间: 2009-11-16 21:53
看看UL或IEC的标准有关于爬电的描述
作者: lisaliang0520    时间: 2009-11-26 10:28
受教了
作者: yjh20080222    时间: 2010-4-12 14:20
可以请问一下,相邻的两个电源压差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这种情况?48V电源需要考虑安规也是因为这一点吗?谢谢!
作者: alex1120    时间: 2010-4-26 22:18
受教了
作者: zwp98    时间: 2010-5-4 15:53
谢谢
作者: rgf0619    时间: 2010-5-6 15:43
一 次 侧5 g$ S# z9 s9 _) U; O2 \( Q$ P
二 次 侧# o8 [7 W( `9 y- B3 `( g
线与保护地间距 mm  s- ^2 q$ W% N# i) A8 Z
工作电压直流值或有效值V
$ Z. k, _/ Z" |- A0 ~/ D: {. b空气3 R. Q; |8 k- L0 X2 O
间隙
1 r& A/ A# `/ ~! Zmm( L2 \( T7 C( F9 K* i
爬电
: m4 `8 M0 O* L, g* {* A5 B! s# O/ M距离  @) w' U! b( T1 I  ~" p
mm* W9 b* b5 v# v4 m" l" p3 O
工作电压直流值或有效值V4 x9 H- I$ s2 p
空气间隙mm
7 W6 p6 a/ j4 R5 w: |- t爬电距离
( K3 \; p/ \1 @# @; dmm' i5 [* W, H! o7 @7 V2 J
线与保护地间距 mm
0 [) I2 ~% X8 ^. Q$ Y5 ~4.0% B9 E: a1 i' [6 r6 Y. R. a) {5 b
50V7 X  F* Z7 e+ }" s  s
1.0
0 [7 F7 e: j5 I& V8 P6 U' J$ S3 k1.2# F' w7 j. K4 O
71V
9 Q" B6 A# x5 r" C/ w" h" x7 a0.7
5 W9 B- o4 U8 x' L1 v7 |! F7 G1.2
2 e! F. D) B5 n2 e: m, h# t* C2.0  x- J+ q8 T4 t, X3 a+ V3 `6 E; F
150V
& v' X( L6 g2 z% q" B% Z1.4' J& x0 y- y$ F) @4 p. m) `, {
1.6
) }. g) s( c$ E; P2 ~& x2 Z# r125V
# z7 j$ r0 h$ S0 c0.7
' L8 w, G( s7 b( Y+ |  M1.5
+ D- |* z7 d6 u. [6 z200V0 i3 W) \+ g4 h+ m* J, c0 n
2.0: b% \: N4 U& F4 V% }
150V
1 i4 I4 _; F( P) `0.7) I% I/ H/ ]  s& u8 k
1.6
; `' C/ Q6 ~, ]$ Q250V- N% c; [% K! w2 I2 _; r
2.5
3 p) Y* o0 n6 R200V
9 E4 F) x" Y$ I! o% W0 ]0.7
6 `# `9 p/ v5 s. m- j( s( @2.0
  B! l, \3 C9 E5 E* y; m300V
+ }7 ^. a8 N  N3 S1.7
+ m9 x9 k3 s! I  r* ]3.24 R: m4 D* C5 `: k
250V
& W$ ]( |$ y  b2 \0.7
( M7 M; w* i! B1 m4 v* c+ {2.50 Y- d% B& k; K& Q5 R! J: V( d
400V
; M% f" I, N; [1 E/ u, _7 }4.0; t* _; e9 n" F- X' u, k
600V& E+ h' M3 G8 O) T5 g
3.0
, x% ~9 p% o! f# c4 C. Y; B6.33 Q  R: y% ?& H
10
4 f! Z8 r/ L& V4 x* d' P- O输入300V-600V电源最小空气间隙及爬电距离
, h$ r, o5 t5 s8 {  u一 次 侧% y. _- [# ~5 I) [
二 次 侧
) O9 T( x" }+ n4 B! Z/ I线与保护地间距 mm
/ J1 ^' A1 x& i( i. f工作电压直流值或有效值V8 Y" F' s( T& U! k- Y6 S
空气
4 H# T3 `% s. u4 g: ~( Z间隙: @* c& N) Z9 p# ]- Z
mm! ?6 A3 `8 f% ~8 O7 Q8 P
爬电
) _( N' T) t( r! i距离. N: K2 b& d- M% T
mm
2 P- \; |) ~0 z2 r" Z) q工作电压直流值或有效值V4 Q7 G* J$ h2 l1 ]3 Q
空气间隙mm
/ j- R2 M7 F# T" A' p爬电距离mm, p' |/ I" j5 P8 b0 y
线与保护地间距
( [# n4 i8 a6 ~/ [5 U0 G1 ]' xmm6 ?# ]  y" k4 y) O; f2 O
6.3$ j: z' @* Y5 k+ B
50V
8 l! T- ?* P8 b6 g* p1.2
; M6 h& d9 ?2 T! L  x71V% V. T6 {1 s8 {
1.2+ T% K3 O8 M7 g; `- }
2.5+ ^# q4 c2 C8 N( R5 \' Q
150V# a, |5 w, l' Z2 y: Y
1.6) D: V4 n, h9 }! N; K% S& J
125V4 X$ C" R6 L8 |3 ^- G- c* B
1.51 r$ Z( Z% V( F; s' G
200V9 b, I. Y+ J( Q( ]
2.0
; E+ S4 b) G5 ^; i% h& P. R2.0
, z! _7 V! N( T+ G150V8 I% L- R8 V  ~) U* X
1.7
4 u* ]0 f6 ?% x9 t6 |1.6
% ^1 H  D8 z6 J6 A: A& n4 q250V
9 c+ ~" `' q* d' _8 r2.08 @# h5 z% h* T( J% B& x/ g9 C2 ?2 C
2.5
5 h% a+ m% K: d& ]: @. k. D3 L200V
) n' w! D6 n: I6 q1.7
& [8 `6 e$ N% [2.01 r' d$ J; F6 a" h# e! `0 |/ R
300V4 [# {! m, D2 ?
2.5
; m& w# ]. j; }2 e; i3.2
# X( n9 U0 O) V250V' I; X  ~4 d- B8 L7 R, E( z/ l8 _
1.7
1 o4 w! [9 l! B/ b( m2.5  S: R6 t7 P6 ]/ V
400V7 D  E0 z; G6 b$ a0 h; ]  H; R
3.5- d3 q' G4 w$ Y+ v$ |  t
4.01 [6 ~1 ]) {: _$ Q
600V
6 p/ {8 e4 h8 \. ^* Y& k5.8
2 i# W$ Q8 x- {6.3
作者: honey2008    时间: 2010-5-6 17:59
两个导电部件之间,或一个导电部件与设备及易接触表面之间沿绝缘材料表面测量的最短空间距离.沿绝缘表面放电的距离即泄漏距离也称爬电距离,简称爬距.
作者: mmmmmmm2    时间: 2010-6-11 14:59
有放电间隙(视线距离) 和 爬电距离(延绝缘表面的最短路径)
作者: singbing    时间: 2010-6-18 13:36
呵呵,在强电中有爬电距离中一说...
作者: soyabean    时间: 2010-7-1 14:10
爬电距离:是指两导电体之间沿着绝缘介质表面爬行的最短距离(可以认为是一只蚂蚁爬过两导体的最短距离), Q: m$ W, |; u$ x
电气间隙:是指两导体之间的空气间隙(可以认为是一只蚂蚁飞过两导体的最短距离)
作者: fmd    时间: 2010-7-3 20:14
同问
作者: yangzengxiong    时间: 2010-7-4 11:46
学习了!
作者: sdythcax    时间: 2010-7-4 23:3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ggm_1029    时间: 2010-8-2 14:40
学习了!
作者: fxue    时间: 2010-8-20 21:26
本帖最后由 fxue 于 2010-8-20 21:28 编辑
# W: G$ m! L) e5 T5 n$ V$ B$ T# E1 u: A- p; {
百度出来的结果: p1 }( K7 \& J6 `- c7 q- x3 V- S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 D& J8 l7 ^: A4 o" Y+ o/ d" e9 ^  `- R
  (爬电间隙一般被称作电气间隙,因电气间隙决定了爬电情况的发生与否,所以电气间隙也常被称作爬电间隙。)
) _. p/ b& K, Z( ^  M: W. F/ ?' ^) J" s/ v  Z% ~0 @; y% w' {3 T
  爬电距离:沿绝缘表面测得的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或导电零部件与设备防护界面之间的最短路径。即在不同的使用情况下,由于导体周围的绝缘材料被电极化,导致绝缘材料呈现带电现象。此带电区(导体为圆形时,带电区为环形)的半径,即为爬电距离;
2 B0 D: ^% G# v
+ m! i" a2 b# o  电气间隙:在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或导电零部件与设备防护界面之间测得的最短空间距离。即在保证电气性能稳定和安全的情况下,通过空气能实现绝缘的最短距离。 6 n  L; k) [4 ^

. q/ _# N7 j/ \% F. N) f, W  可见,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实际是两个相关参数,都是针对电气绝缘性而来。特别是在继电器、开关等工控产品的选用中,需要遵守相关标准的同时,还要按实际的使用环境要求(气压、污染等),设定合适的爬电距离及电气间隙,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电气性能的稳定。
作者: aston2008    时间: 2010-8-22 19:57
岂不是介电强度?/???
作者: lqf    时间: 2010-9-6 21:02
领教了           多谢
作者: bell_liu    时间: 2010-9-17 21:13
回复 17# hispeed ' Z! D; M' Y4 o4 }& t2 H
5 K+ c7 {5 Y2 M2 U7 h: w- P

9 Z. \$ x. B" A( ?$ d1 u; v    这个应该是银离子迁移吧8 P. ]4 t( V, L

0 T& r+ |- G" `
作者: ncyangyong    时间: 2010-9-19 08:43
学习了
作者: shirly229    时间: 2010-9-19 17:50
了解了
作者: stevedai2005    时间: 2010-10-9 16:17
又学习了!
作者: cxt668    时间: 2010-10-28 08:27
还有这种叫法,呵呵!
作者: vincent_xiao    时间: 2010-12-13 13:34
那一般的最小安全间距是多少啊。
作者: beihaifuyao    时间: 2010-12-16 23:09
学到了
作者: azalea_dws    时间: 2011-1-6 15:36
    画了个简单的图,示意一下( q$ T6 t, j/ V5 P
; A- i% n8 ]- G! I2 c

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JPG (9.01 KB, 下载次数: 18)

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

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

作者: boy364100    时间: 2011-1-10 09:02
长见识了
作者: wangjunchao401    时间: 2011-1-19 17:33
受教了  谢谢了
作者: blasonliu    时间: 2011-1-28 11:00
是爬电距离,高压的就怕这个不够
作者: shiryu    时间: 2011-2-20 13:23
对于瑞典来说,可以不考虑爬电距离,对于强电,是一定要考虑的。否则耐压打不过的。
作者: salseguo    时间: 2011-2-28 11:08
学习了
作者: cccccc32    时间: 2011-3-23 11:06
谢谢!!!!!!!!!!!
作者: zbgfine    时间: 2011-4-26 22:27
如果做小家电,过EMC的话将要测试的、
作者: zbgfine    时间: 2011-4-26 22:31
谢了
) R7 Z( g7 @6 x( x$ ^+ R
作者: wisedong    时间: 2011-5-6 18:49
学习
作者: tuyushan    时间: 2011-7-1 10:26
爬电距离是在步PCB时应当注重的问题  当然也是安装时应当注重的问题
作者: sandyxc    时间: 2011-7-24 01:11
见识ing
作者: lutianyi    时间: 2011-8-22 14:02
谢谢,学到了
作者: yuhuikeji    时间: 2011-10-30 20:20
不错,这也是我这几天正纠结的一个问题,问老师老师也不知道!
作者: 袁祥云    时间: 2011-10-31 15:44
当然有,做220V的时候经常遇到
作者: susan_magic    时间: 2011-11-18 09:12
又学了,谢谢.
作者: bb_nwtbc_com    时间: 2011-12-1 01:01
标题: 31
嗯!很强大!
作者: hpzax    时间: 2012-1-10 21:29
受教了..
作者: 羊羊羊    时间: 2012-6-16 19:19
3楼说的有道理
作者: chhy9012    时间: 2012-7-26 15:28
:o:o
作者: xiefo    时间: 2012-8-7 17:28
有的,以前还真不知道,画了一块板出来,被骂残了。我是初学者
作者: daohong2010    时间: 2012-8-14 15:15
受教啦
作者: rachelyeh7    时间: 2013-3-26 17:32
又上了一課
作者: ccwter    时间: 2013-4-1 14:41
听说过,但是一直不理解,这回受教了
作者: mmds    时间: 2014-4-29 15:42
长知识了
作者: huchunjie2011    时间: 2014-8-5 08:46
一般第三方都需要测爬电距离,
作者: yao487    时间: 2014-12-14 18:59
参考参考- E" F, u, ]; K) F+ ~

各交直流电压对应爬电距离UL60950 PCB 制板中导线安全距离的确定.pdf

81.24 KB, 下载次数: 13, 下载积分: 威望 -5


作者: fhcode    时间: 2015-1-14 22:09
学习咯
作者: clf    时间: 2015-1-19 19:04
学习 了
作者: clf    时间: 2015-1-19 19:05
爬电间距不够,有什么好的处理方法了?& Q/ e# t, q% w! u

作者: 峰兄    时间: 2015-3-2 13:59
这个东西涉及到电气安规,主要是强电方面,如电源适配器产品,有爬电距离,还有电气间隙等名词,国家安规标准里有明确定义。不过上面的解释也还合理!
作者: tony123    时间: 2015-6-5 11:39
电气间隙:是两个导体的最短距离。
) w3 s' H& K/ O0 }4 R! E: V爬电距离:是两个导体中,一个导体沿着物体到另一个导体之间的最短距离。
作者: ligong2345    时间: 2015-6-6 14:50
爬电间距和两个导体的电压差关系有直接正相关,那和导体的载流有没有比较间接的关系呢?有没有人有研究过,有没有具体的数据或规范说明呢?
作者: ligong2345    时间: 2015-6-6 14:51
爬电间距和两个导体的电压差关系有直接正相关,那和导体的载流有没有比较间接的关系呢?有没有人有研究过,有没有具体的数据或规范说明呢?




欢迎光临 EDA365电子论坛网 (https://bbs.eda365.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