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365电子论坛网

标题: 设计规范-没拿事板子找渣! [打印本页]

作者: Julia_E365    时间: 2013-9-5 15:47
标题: 设计规范-没拿事板子找渣!
本帖最后由 Julia_E365 于 2013-9-5 16:15 编辑
3 J, ]1 ?2 g9 K  k8 S; t& O0 X1 I5 U, ]
设计规范问题,或者有些人没受过专业培训,一直都是这样做,又或者公板就是这样做的,习惯了就没在意了,看看,有没有自己的影子?9 K9 |+ q3 Y7 U( _5 Z2 |6 ^6 ]
  1、本来可以摆均匀、整齐的元件没却参差不齐。这样的情况有很多。原因有二:格点太小,而且没设置大小格点,不方便对齐;垂直方向不均匀,因为布局很随意。/ _1 Y2 g1 x/ |7 [/ A! t
        * p# [/ m' G6 ^
9 a) b7 ]1 o( ~  u9 c
       
, x8 P) J+ H$ I. {. ~        2 r* D8 y  I3 R% h( M( e$ r
        2、空间允许,孔为什么要打得这么乱呢,而且有些离电容管脚太近了;小元件铺铜越过管脚并在两脚之间打孔有什么好处吗?在我的概念里是绝对不允许的。, R! o% c+ ~  Z+ ^, D' O+ N7 B, E, ?
       
7 e6 `2 {$ v1 j3 A+ ~# J7 ?% j9 p! u; Q% K  [
        3、这也是天线!第二个图中好好的一块铜就这样被镂空了。打孔时稍微注意一点就可以避免的问题,把孔打整齐,拉开孔的间距很难吗?& l; Q9 }; u! |
        [img]
" p" k9 g. m+ h  ~5 r! ~5 U3 o* P/ ~  x
        4、铺铜很随意,以致孔只有一部分在铜上(这种情况在一块板内竟然非常多!)。% B2 A! h/ D, I. D) O
        " E: _# V2 H! e! q9 U
- }! v7 P4 M$ X, V: M% P0 X
        5、既然铺了铜,为什么还要连线呢?也许这样做也没什么问题,但给人的感觉很不规范。! a) f. c( t9 W0 ^
        " `0 X1 U2 q3 H
  N" ~# I9 Z! c# r
        6、铺了铜却不打孔。
9 Q& a+ L  z) n6 L# Z       
( b% n5 f# N- i( R        ( |0 s2 l- N  _! w3 G
        7、锐角走线;两地孔完全不必这样挤在一起。
* }. e" U, l3 D* @       
8 N6 R) A4 Z- I6 }" W0 L' j* Z! n1 p8 D2 E3 t
        8、走线问题+ x' h  n0 q; W  h) F
        改成下图那样会不会好很多?(非得在焊盘里拐一下不可吗?)
; n# N$ H* j; J4 l- U+ p        6 R9 _+ W: s- b8 f$ L( C1 I

; ~# B! B; u  J' C        / H3 K" g' }0 L8 R1 R/ z$ B

% n; W1 I% X7 ?  O" Z        已经养成很随意走线的坏习惯,做完了也不去修一下。
% l; X. \7 ?  A3 {. b       
% q7 e, o5 s* l, m/ Y8 N        % }4 I  p$ j2 J% T/ f2 h
       
9 v) C8 Q% h( J! }; n- y: g9 e- T& q6 K/ h: a
        怎么看都感觉很别扭啊!
' l4 Y! r* }/ |        ' d8 H  e  O% q  v
. ?! }; v1 E! d+ H: h
       
8 e: N4 x+ R) P5 \
9 M) J9 E/ I( l; Q1 _4 V& o( V        9、这是一块大铜皮,0402电阻就这样被铜皮包围着,焊着可能出问题。# }$ r! U) e  _' s
       
' ~0 X) k4 G. N) Y+ s7 w/ k$ e
: k* ~8 E+ A& x1 s        10、平面层两块同间距只有0.18mm,有那么大的空间,为什么铜与铜的间距非要这么近不可呢?BGA里面为为了保证阻抗连续性,局部间距泪点可以理解,很多地方铜与铜的间距不到0.2mm,何解?
) k/ h  ]$ T5 J: n' K$ e       
3 K; J9 s2 ~. V7 B2 ~
$ g9 U  d3 c$ I$ e1 Q5 ?* C5 ]  R9 L        11、有空间就把孔打到10mil以外吧,挤在一起干吗呢?
' E& c. J! X# z4 v- b" g# y        , R; F- y: L/ Q- c; s# J- }0 e
! Q5 S  N, @7 J
        12、这是拉线时没选Replace etch的结果。
* N9 I. R) T- L# T       
( {2 l" Z; h' z+ X% Z! M2 P: D6 Y1 g+ [9 \( Y1 G1 H4 P
        13、这种情况应该走钝角。
/ j! C5 \7 l/ R; `0 ]3 ~6 f        $ o; X: x5 d' g# z, t$ ^

2 L4 s( s' t% z$ ~7 V# ^3 ]- r' [( j        14、电源先经过电容再到芯片,没错,但电容的位置可以变的嘛,不至于把线走得这么难看吧。8 N+ G6 z% p0 W6 e8 L
       
' Y4 t( F) h$ O2 k, i+ Y1 a
3 M' U4 f8 W3 N5 K; [* {9 w7 O& T        15、复位信号间距太近了,有空间为啥不拉开点呢?
% ?; `6 R7 ~$ V. J8 f       
, t) ^) y6 k- u6 J' d2 e3 i+ p% n1 L- ~4 @
        16、有空间应该拉开点间距;对于高速信号,拐弯会引起反射,能不拐弯就不拐弯;右边拉开点间距并且远离一点安装孔吧。- O  J$ d/ _( m( @! t4 X
          W: ]/ U  J1 C% j* s( ?+ J
1 c9 i& W9 M5 \5 Y
        17、把下边那个孔往左移一点,紫色的线就可以少拐4个弯了!
5 t4 U- o0 x+ W$ d9 d( k        ) `8 _) }( p3 X7 u8 O% U* E& K1 k- A# Z

/ F" Q7 Y  ?5 Z        18、这两个地孔有必要打那么远吗?
( o" r* S% S, Q        1 G9 A$ R7 c, p* k# R/ g% V$ T. F
: @# C1 L6 h$ I
        19、滤波电容基本上都没有按先大后小的顺序来布局,很多线还少拐几个弯,还可以短很多的。
作者: 香雪海    时间: 2013-9-5 15:58
顶一个
作者: tanyaofeng    时间: 2013-9-5 16:11
嘿嘿,谢谢楼主的指导,这些其实都是很容易忽视的细节,如果都能养成习惯,Layout出来的东西必定少很多问题
作者: Vsbeback    时间: 2013-9-5 16:34
都是些很细节的东西,对于我这种有轻微强迫症的人来说,做不到反而很难受啊
作者: fsq2011    时间: 2013-9-5 17:06
LZ已经是高人了...
作者: Julia_E365    时间: 2013-9-5 17:21
fsq2011 发表于 2013-9-5 17:06- P% K0 M( C: I- Q
LZ已经是高人了...

7 n- r5 |! j" Z不及你啊{:soso_e113:}
作者: Julia_E365    时间: 2013-9-5 17:25
抛砖引玉罢了,望高手出来指点呀。
作者: leonger    时间: 2013-9-5 17:29
个人认为画PCB就和审美一样,画出的PCB就代表着审美观。
作者: 天堂水    时间: 2013-9-5 17:36
好像自己之前画的板子啊,要严格要求,细节决定成败,
作者: 3345243    时间: 2013-9-5 19:29
看来layout心思不在板子上,以连通为目的,PCB美观和内涵边lay边漏。跟规范没关系,规范不可能什么都要求。对于第二个问题,对于大封装的电容,建议在两pin之间成对打孔,VCC和gnd的互感会减小总的环路电感,对于电源要求宽频低阻抗是有好处的。作用有多大,It depends。这不算坏习惯
作者: rainbowII    时间: 2013-9-5 20:10
3345243 发表于 2013-9-5 19:29
9 M9 ]* f2 |6 R5 X; r看来layout心思不在板子上,以连通为目的,PCB美观和内涵边lay边漏。跟规范没关系,规范不可能什么都要求。 ...

9 J. P5 x1 j  \3 x0 z为什么能减少环路电感?
作者: pmp_mcu    时间: 2013-9-5 21:44
这个图这样做是对的。不能只看表面。PCB layout是黑色艺术。

untitled.png (96.86 KB, 下载次数: 5)

untitled.png

作者: Julia_E365    时间: 2013-9-6 09:46
pmp_mcu 发表于 2013-9-5 21:44
& D) s- F5 T: d: \3 p这个图这样做是对的。不能只看表面。PCB layout是黑色艺术。
5 `8 |7 K& g, R8 |: c# T& @
对比一下,塾优塾劣?, s8 F7 m. z) B4 z' h* }  l  y) ]) x

作者: shirdon    时间: 2013-9-6 11:36
就一般而言,楼主是对的,但是某些高频的pcb处理,很多时候就是乱七八糟的,美观不一定就性能好,在layout概念上,只要符合EMC,信号完整性【包括电源完整性】、安规等guide后,再考虑美观;追求完美是对的,但不要过分,楼主不算重呵呵;我的观点:我们现在所绘的是一板一眼的西洋画,其实有时国画的意境更为深远呵呵
作者: zhangjunxuan21    时间: 2013-9-6 11:43
看了看感觉还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的  赞同性能至上,兼容美观的观点
作者: Julia_E365    时间: 2013-9-6 16:19
有些不止是美观问题,比如上图的差分线拐角线长太短,近似锐角了,对信号完整性肯定不好。- q0 U6 b8 Z8 V4 q3 K, c
如果不是经过验证的,还是严格一点为好。
作者: 逸步舞秋风    时间: 2013-9-6 21:59
Julia_E365 发表于 2013-9-6 09:468 T& Z# ^7 y: z) ?: i
对比一下,塾优塾劣?

2 c+ q1 R' n9 I% f' \左侧第一对差分也许是为了进行对内等长才不做到齐头并进 无法判断一定是错的
3 \  X' R) ], k" Z! L1 D) H下方那对差分楼主的做法是对的,应该要避免差分锐角走线的产生
! K1 E  |' J3 g8 P& }; Y右边的差分个人认为楼主的做法没有原图中的好,两差分线之间的耦合距离比原图中要差一点,原图更接近via处才分开,楼主的耦合距离偏大,对信号的影响更明显# o2 w8 Z) ~" q) K! g
个人拙见 见笑了
作者: muluoairle    时间: 2013-9-7 00:50
PCB是细致活,很多细节上的问题,决定了产品的性能。设计中必须做到规范,过孔的整齐,走线的流畅,不只是美观的问题。
作者: monica9803    时间: 2013-9-7 10:29
学习了,楼主很仔细。但是对第五点我保留意见,我个人习惯就是先拉线,后铺铜,所以一般铺铜的地方都有拉线。
作者: zn383462925    时间: 2013-9-8 10:16
第五点,线删掉以后的确会美观一些,但是个人习惯对于每一个地管脚都连线至地孔,除非是非常弯曲的线才会只在附近打一个地孔。  
作者: hzhz20054758    时间: 2013-9-9 10:28
Julia_E365 发表于 2013-9-6 09:46
+ u- z1 e( f# ]* m6 v对比一下,塾优塾劣?

# l5 D3 ~5 V6 s; x3 i! c这个不能一概而论吧,要考虑等长
作者: 306533244    时间: 2013-9-9 10:38
楼主好人一生平安
作者: uestc_kokolin    时间: 2013-9-9 11:39
差分线对要尽量靠近耦合吧
作者: lydia211    时间: 2013-9-9 12:04
楼主很细心嘛,其实这些细节在布线过程中注意,会大大减少后期优化的工作量~~ 当然,优化无止境啦啦。。。
作者: Julia_E365    时间: 2013-9-9 16:30
逸步舞秋风 发表于 2013-9-6 21:59
4 S" {# ?0 Z' |' M左侧第一对差分也许是为了进行对内等长才不做到齐头并进 无法判断一定是错的' V. g, c* N' k2 p: h# L% X! b
下方那对差分楼主的做法是 ...
) w7 f! A5 n4 D2 E' f! m; ?( ?7 Z- F. M

6 J5 H1 S6 Z. o/ {0 |4 |# s+ G" _
再对比一下这个。等长不是问题,拐角太小了接近直角才是问题!
作者: xfire    时间: 2014-11-19 10:52
很好,希望坛子里的大神们都能多发总结帖
作者: x136644177    时间: 2014-11-19 11:46
必须顶$ ]. J1 ]6 F( c, I

作者: jamesytl    时间: 2014-11-19 14:33
好分享。
作者: joanna413huang    时间: 2014-11-19 14:38
不错.
作者: Maxim    时间: 2014-11-20 11:10
楼主是一高人,而且是一完美主义者
作者: Ψ尘葑爱Ψ    时间: 2014-11-20 12:35

作者: hzfu    时间: 2014-11-21 10:55
细节决定成败!
作者: katherine_he    时间: 2014-11-21 14:40
挺好
作者: 917406525    时间: 2014-11-22 10:00
细节处理 可以看出来属于哪一种等级了  PCB本身看的就是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 整体决定性能
作者: 75484702    时间: 2014-11-22 15:10
技术控  有比较严重的强迫症,不必担心,layout做久了 着魔了 都是这个样子,好事  说明专心 敬业,祖国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作者: 阿穆    时间: 2014-11-24 13:20
对于新人来说确实有必要从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习惯,受教!
作者: 武紫旭    时间: 2014-11-24 19:17
有些有道理,有些就有点墙破症了。
作者: simba    时间: 2014-11-24 19:35
可以学习下
作者: Julia_E365    时间: 2014-11-25 18:24
武紫旭 发表于 2014-11-24 19:17+ t, l( N0 i- u, T$ {  I
有些有道理,有些就有点墙破症了。

* w4 x! v8 o) K' s当客户指出这些问题的时候就晚了,这些虽然是细节,但给人的感觉就是不够专业。
作者: 武紫旭    时间: 2014-11-25 20:44
Julia_E365 发表于 2014-11-25 18:24! A; ^$ H) e& K% {# ~- ^: P" h( z
当客户指出这些问题的时候就晚了,这些虽然是细节,但给人的感觉就是不够专业。

$ B) F8 h1 n5 x- q6 I呵呵,不同类型的单板不同的规范,有些新手做的可能不到位,但是不能一棒子打死。要给他们鼓励,严格是好的,但是要有尺度,那些新人也是有自尊的,我觉得我手下的新人,虽然现在细节处理不到位,那个是需要实战经验的,将来他们或许会比我强的,所以得尊重新人。
% g' j' `- c( o/ `6 S' j* _还有就是每个人包括客户,大家的想法不一样。有时候你做的再完美,那也只是在你眼,客户看起来或许未必是那样的。既然做设计就不要怕客户提意见,客户和你,关注的点不同,有时候你所关注的,客户或许并不太在意;要明白客户在意的点,和你设计的单板的类型并注意该类型的设计中有哪要点,这个要优先处理好,尤其是项目进度比较紧急的时候。优化是无止境的。
3 _$ ?3 K  b6 ~% e+ e- I, D* U
作者: polebear    时间: 2014-11-26 08:42
都是些很好的东西的啊
作者: hhawwl    时间: 2014-11-26 17:12
有时候付出不一定有收获!




欢迎光临 EDA365电子论坛网 (https://bbs.eda365.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