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365电子论坛网

标题: 仿真表面粗糙度检验值一般取多少啊/? [打印本页]

作者: beyondoptic    时间: 2012-11-21 10:05
标题: 仿真表面粗糙度检验值一般取多少啊/?
如题,比如1.2mil厚或者0.6mil厚的带状线或者微带线在仿真时候表面粗糙度一般经验值为多少啊?- e, B- I3 v7 \& j' |" p

' {% m& V0 f+ }  l* S& z! [7 C% j0 U电源平面或者地平面的经验值一般取多少啊?
作者: gavinhuang    时间: 2012-11-21 11:03
清教下,在那可以设置这个粗糙度呢??
作者: beyondoptic    时间: 2012-11-21 11:33
至少SIwave5.0和HFSS14.0都可以设置的
  _) y! d% \+ C3 f8 u# N9 f+ H! z6 r! k
SIwave在设置层叠哪里都可以设置的
作者: willyeing    时间: 2012-11-21 13:19
http://home.educities.edu.tw/oldfriend/
6 z0 b8 h2 G$ v+ ^6 `- o这个网址里面我看到过这种研究,不过你要找找我忘了挂在那个地方
作者: beyondoptic    时间: 2012-11-21 13:57
willyeing 发表于 2012-11-20 17:19 , q; S# W5 O. v+ y! O$ ~
http://home.educities.edu.tw/oldfriend/
0 e* i7 H) s# T这个网址里面我看到过这种研究,不过你要找找我忘了挂在那个地方 ...
6 z- q% I/ u9 [7 r& k- ]
那个网址只是提到SIwave5.0可以设置粗糙度,但没有提到一般设值多少?
作者: willyeing    时间: 2012-11-21 15:56
beyondoptic 发表于 2012-11-21 13:57 , n8 t) d4 u5 @6 N* v7 c
那个网址只是提到SIwave5.0可以设置粗糙度,但没有提到一般设值多少?
7 g; n- `* @, T  r8 r+ Z
他是一个研究性的文章呀,哦那我记错了
作者: beyondoptic    时间: 2012-11-21 16:20
上班上久了记性都会变差的{:soso_e113:}
作者: Colin_Zhou    时间: 2012-11-23 15:46
这个问题我也想知道,比如1oz,2oz,0.5oz等对应的铜箔的表面粗糙度是多少的呢?不同PCB生产厂家的工艺不同,对应的值应该不一样吧.
作者: lhuijiang    时间: 2012-11-28 22:33
没有研究过,影响不会很大吧?
作者: beyondoptic    时间: 2012-11-29 08:41
lhuijiang 发表于 2012-11-28 02:33
% q  p. N# g& g1 H, R没有研究过,影响不会很大吧?
* w3 Y) M& U2 W2 q' A6 J$ o* I# E
如果频率高到10GHz是会有影响的吧
作者: songcxi    时间: 2012-12-16 13:39
粗糙度对Sdd21影响还是很大的,在HFSS里面,选中微带线或者带状线的一个表面设置为layer boundary,就可以设置粗糙度了,粗糙度取多少,就要看具体的材料了。比较低的有HVLP 大约是1.5um,高的也有3um,7um的。在实际的PCB生产过程了,为了使得铜线与介质有较好的粘合力,有的是故意的把铜线的表面弄的粗糙些。要确定粗糙度到底是多少,必须要对样品做下SEM(电子扫描显微镜)才能确定的了。
作者: willyeing    时间: 2012-12-20 08:42
高手终于出现。
作者: stevenzhao    时间: 2013-1-23 18:55
普通铜箔,7um    RTF铜箔:3-5um,一般取4um。 VLP2/HVLP就按1.5um左右来,不过铜箔要跟厂家工艺结合到一起的,VLP2/HVLP据说国内没有几家PCB厂能做好的~  所以在哪家做板子一定要问好,毕竟加工完之后跟默认值是会有区别的
作者: gavinhuang    时间: 2013-3-27 11:37
intel网站上用来提取trace的Sistai将它分了10个等级,我们一般不知道板厂那边情况,仿真的时候选择的都是内层第5等级,外层地10等级.
作者: beyondoptic    时间: 2013-3-27 14:00
gavinhuang 发表于 2013-3-26 15:37 ) B/ ]7 ^* y2 d  X2 C/ Z. E, ~
intel网站上用来提取trace的Sistai将它分了10个等级,我们一般不知道板厂那边情况,仿真的时候选择的都是内层 ...

5 k# ^2 M1 y! |! K, G我入门刚做SI时候用过SISTAIL,将传输线的RLGC mode转换为table model,还有就是跑串行信号,那时候都没有研究那么多设置,现在没有机会用SISTAIL,没账号了{:soso_e115:} l




欢迎光临 EDA365电子论坛网 (https://bbs.eda365.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