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365电子论坛网

标题: 在电路设计时我们常常遇到开漏(open drain)和开集(open collector)的概念。 [打印本页]

作者: 荒村战士    时间: 2012-10-25 21:04
标题: 在电路设计时我们常常遇到开漏(open drain)和开集(open collector)的概念。
本帖最后由 荒村战士 于 2012-10-25 21:06 编辑
, O# w7 X: f7 i6 E7 M) [: @* G
在电路设计时我们常常遇到开漏(open drain)和开集(open collector)的概念。
+ N2 y) w& g2 ]/ O# l& e: N所谓“开漏电路”概念中提到的“漏”就是指MOS FET的漏极。同理,开集电路中的“集”就是指三极管的集电极。开漏电路就是指以MOS FET的漏极为输出的电路。一般的用法是会在漏极外部的电路添加上拉电阻。完整的开漏电路应该由开漏器件和开漏上拉电阻组成。如图1所示:    8 {% g2 J. P% A+ M4 Q6 R+ D- R& P/ b

& N& y$ z, a# l2 `3 Z
" S! }8 f' K8 ]) G
( {4 d3 U6 }" F# V% O3 q. V" {# s5 [组成开漏形式的电路有以下几个特点:, d4 N$ P/ a2 o% m$ I4 e( i
1. 利用外部电路的驱动能力,减少IC内部的驱动。当IC内部MOSFET导通时,驱动电流是从外部的VCC流经R pull-up ,MOSFET到GND。IC内部仅需很小的栅极驱动电流。如图1。
% T  k" Z7 H3 c' K+ u4 |2. 可以将多个开漏输出的Pin,连接到一条线上。形成“与逻辑”关系。如图1,当PIN_A、PIN_B、PIN_C任意一个变低后,开漏线上的逻辑就为0了。这也是I2C,SMBus等总线判断总线占用状态的原理。' g& T. X3 C& Z1 |* g
3. 可以利用改变上拉电源的电压,改变传输电平。如图2, IC的逻辑电平由电源Vcc1决定,而输出高电平则由Vcc2决定。这样我们就可以用低电平逻辑控制输出高电平逻辑了。
2 F* ^) R: Y& h6 h( x4. 开漏Pin不连接外部的上拉电阻,则只能输出低电平。8 T" Q4 ]% i3 f$ P; J! j
5. 标准的开漏脚一般只有输出的能力。添加其它的判断电路,才能具备双向输入、输出的能力。3 t3 B: ~; _" V2 H, \& m: k( j

  n0 n' h4 p# a7 ]$ k& s9 e. w# M$ ^
+ c2 ^  S0 _5 o- x' C5 M8 x' l4 l) Z, ^8 r9 b
应用中需注意:
) J% _6 V$ L- s( \1.   开漏和开集的原理类似,在许多应用中我们利用开集电路代替开漏电路。例如,某输入Pin要求由开漏电路驱动。则我们常见的驱动方式是利用一个三极管组成开集电路来驱动它,即方便又节省成本。如图3。
9 y) q7 y1 Q8 b( M0 i2.  上拉电阻R pull-up的阻值决定了逻辑电平转换的沿的速度。阻值越大,速度越低功耗越小。反之亦然。
/ K' c8 I6 o+ n- w/ b( G
9 |( `3 T% x' v; Z + a  _. U) }9 ]3 \

& W7 k4 m4 [2 V4 s7 |
作者: dianzier    时间: 2012-10-26 11:38
不错不错
作者: 似水骄阳    时间: 2012-10-31 12:00
归根到底还是器件的原因,场效应管和三极管的区别,前者是电压决定电流的器件,后者是电流决定电流的器件;前者是栅极,源极,漏极,后者是基极,集电极,发射极。
作者: lgl2466    时间: 2012-10-31 17:08
受教了
作者: wwzsxcq    时间: 2012-10-31 20:51
有人做个总结还是不错,呵呵
作者: wuxuelin2006    时间: 2012-11-1 13:02
说的不错




欢迎光临 EDA365电子论坛网 (https://bbs.eda365.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