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365电子论坛网

标题: 阻抗疑问 [打印本页]

作者: radioes8    时间: 2025-6-4 21:19
标题: 阻抗疑问
关于阻抗模拟疑问:线路线宽0.30mm,线距0.14mm,两层之间间距0.30mm。那么实际阻抗应该是66欧姆还是50Ω?# j) n  i4 }, k/ E4 j: D. \

阻抗疑问.png (90.3 KB, 下载次数: 12)

阻抗疑问.png

作者: dihoo    时间: 2025-6-5 09:06
上面的图是微带单端线阻抗的计算,下面的图是微带单端共面波导线阻抗的计算!图中的尺寸单位要按照实际的来,否则只是练习!
作者: zefengge12138    时间: 2025-6-5 09:08
你这是单端走线吧,所谓的线距是指到GND的距离吧,两层间距0.3如果不是做隔层参考的话,那就应该把线宽再加大一点大约0.5mm,把线距再减小一点大约是层间距的1/3,这样实际阻抗差不多50Ω;如果是做隔层参考的话那就把线距加大起码一倍
作者: wen11902    时间: 2025-6-5 09:15
你两选的模型都不一样,一个是微带线,仅参考下层平面,一个是微带线,不仅参考下层平面,还参考同层平面。看你自己板子是哪种模型,就选择哪种模型
作者: Vegeta    时间: 2025-6-5 09:19
推荐方案一这种算法,再调整下线宽,线距拉大,方案二这种共面阻抗板厂很难控制,同时线距过小,影响信号质量。
作者: radioes8    时间: 2025-6-5 20:31
Vegeta 发表于 2025-6-5 09:19
; m# ~/ g) Q3 M; T推荐方案一这种算法,再调整下线宽,线距拉大,方案二这种共面阻抗板厂很难控制,同时线距过小,影响信号质 ...
( G8 ~, c& L5 S7 O1 F; M% `8 u
不是推荐算法,我的问题,按目前设计,实际阻抗会是多少?
4 g* K* M9 j9 `1 Z, {+ h
作者: radioes8    时间: 2025-6-5 20:32
wen11902 发表于 2025-6-5 09:15
9 o9 F* S! F4 _2 V( p2 H你两选的模型都不一样,一个是微带线,仅参考下层平面,一个是微带线,不仅参考下层平面,还参考同层平面。 ...

0 W8 A6 {  y; A) l8 G" w不是推荐算法,我的问题是,同一种设计,可以用两种模型来估算阻抗,两种计算方式不一样,计算结果不一样。但是测试结果是唯一的,结果可能会偏向哪种估算结果?' O, t# l% t) c% o1 g/ W2 Z

作者: radioes8    时间: 2025-6-5 20:33
zefengge12138 发表于 2025-6-5 09:08- l3 D# \5 U: \1 p% p  Q
你这是单端走线吧,所谓的线距是指到GND的距离吧,两层间距0.3如果不是做隔层参考的话,那就应该把线宽再加 ...
$ V& G& ?. {2 Q# o" N
& Y# @) D. h  I- Z$ V
不是推荐算法,我的问题是,同一种设计,可以用两种模型来估算阻抗,两种计算方式不一样,计算结果不一样。但是测试结果是唯一的,结果可能会偏向哪种估算结果?
5 V; g3 v; _4 E' ?9 ]) d, a! g
+ Z) I) @# u9 n4 r; i2 |7 i
作者: Vegeta    时间: 2025-6-6 08:39
radioes8 发表于 2025-6-5 20:31( x% w% t0 x9 z
不是推荐算法,我的问题,按目前设计,实际阻抗会是多少?

/ [) E' E1 w4 r! Q% N6 u- F算的是65,实际就是65呀
: v; F& \2 ^6 W3 B' r
作者: wen11902    时间: 2025-6-6 09:11
radioes8 发表于 2025-6-5 20:32
3 i4 q  g# Q( i, |& j+ I不是推荐算法,我的问题是,同一种设计,可以用两种模型来估算阻抗,两种计算方式不一样,计算结果不一样 ...

  S% i2 X* }- [6 X怎么可以用两种模型计算呢?你自己把第二种模型的D1设进去,看看影响多大1 l! N- t/ R; x- G' {/ P' X

作者: Vegeta    时间: 2025-6-6 09:52
radioes8 发表于 2025-6-5 20:33
  Q5 B6 k2 m3 t不是推荐算法,我的问题是,同一种设计,可以用两种模型来估算阻抗,两种计算方式不一样,计算结果不一 ...

" P7 j/ q- _  s怎么可能是同一种设计呢?方案一的计算模型只适用与走线周边没有其他走线或铜皮,方案二计算模型走线周边有其他线或铜皮共面参考。看你的意思是实际设计是走线周边有其他线或铜皮形成共面参考,那就用方案二。
% |" ]: M; g- w9 F; Q
作者: Vegeta    时间: 2025-6-6 10:06
Vegeta 发表于 2025-6-6 09:52" Y6 T6 I: ]6 i* c
怎么可能是同一种设计呢?方案一的计算模型只适用与走线周边没有其他走线或铜皮,方案二计算模型走线周边 ...
* H  @$ [) d7 `" E. p; G0 J* E9 T2 k
如图,方案一和方案二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设计。方案二加大D1的距离就是方案一,两种方案计算的都是最终阻抗值。实际
) V: Z6 u6 f! W2 ]2 a走线情况要和模型对的上才行。
8 u# i* j& d/ n" _

方案二加大D1的距离就是方案一.png (437.84 KB, 下载次数: 10)

方案二加大D1的距离就是方案一.png

作者: iten520    时间: 2025-6-6 16:11
4567890-0iugfghjgdhv
作者: 上官玉    时间: 2025-6-6 21:03
一般情况第一种模型,如果同层走线还参考了邻近的地线,则阻抗与第一种是不一样的,要用第2种模型。
作者: radioes8    时间: 2025-6-7 10:46
Vegeta 发表于 2025-06-06 08:39:57/ b  d2 P  w8 d- b; C! j

" V8 L$ v% @( c2 w8 E4 f9 p) G, r3 i+ \; n  e9 Y/ D( `4 C
算的是65,实际就是65呀
) z. Y* d1 k8 b0 ~4 d

0 A! ?! d0 @6 U  Z; U8 `问题是有两种算法
" j, x3 T  W- M* u: p9 j
3 Z% C( r# I- G4 F& h2 |! g% ]4 [
作者: radioes8    时间: 2025-6-7 10:46
Vegeta 发表于 2025-06-06 09:52:04
" l) p# G/ n: G" b+ s6 U$ u! c7 {/ a2 [
) u# a7 G) G, j8 ^6 @
/ D/ `: f1 J, G/ z怎么可能是同一种设计呢?方案一的计算模型只适用与走线周边没有其他走线或铜皮,方案二计算模型走线周边有其他线或铜皮共面参考。看你的意思是实际设计是走线周边有其他线或铜皮形成共面参考,那就用方案二。

  J" N& N! Z6 v- v# O% H
0 p& i, F$ ]) z3 A* r我的问题是,我pcb设计完了,阻抗线线宽0.3mm,阻抗线左右两侧都有包裹地线,距离地线的距离是0.14mm,阻抗线距离参考层的距离是0.3mm,在这种情况下,我用两种模型去模拟阻抗结果不一样,真正实测的结果应该是多少?
7 n% |1 a# R4 N0 C: }, u- S5 m8 N3 b9 d& z) q0 l, v

' H' u- G% K4 r; A# |" L8 J) E
作者: radioes8    时间: 2025-6-7 10:47
上官玉 发表于 2025-06-06 21:03:15
1 Z8 Q( m8 O4 o) R; A5 P, n一般情况第一种模型,如果同层走线还参考了邻近的地线,则阻抗与第一种是不一样的,要用第2种模型。
4 {9 }& P, l0 n0 \
8 A0 `) L" Q8 ^# {0 @8 o
我的问题是,我pcb设计完了,阻抗线线宽0.3mm,阻抗线左右两侧都有包裹地线,距离地线的距离是0.14mm,阻抗线距离参考层的距离是0.3mm,在这种情况下,我用两种模型去模拟阻抗结果不一样,真正实测的结果应该是多少?
/ l  ^0 X. m, D. a, W: ~) r7 \& [4 H. i- }6 u
# E" V+ Z3 e: q: Q

作者: radioes8    时间: 2025-6-8 11:05
Vegeta 发表于 2025-6-6 10:06  H' K" i5 D% w) O' J3 i
如图,方案一和方案二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设计。方案二加大D1的距离就是方案一,两种方案计算的都是最终阻抗 ...
" P: U3 N( W& e9 O; G
你的意思是说如果采用模型一的前提条件是:阻抗线两侧的线路距离阻抗线的距离要求足够大,大到忽略这个间距的影响,比如1mm以上。
作者: 上官玉    时间: 2025-6-8 16:55
radioes8 发表于 2025-06-07 10:47:52( u+ j6 W) L9 R$ C6 C0 ]- D

* m2 w2 E4 e' L' H8 ?( [! [: S$ h" U5 W
我的问题是,我pcb设计完了,阻抗线线宽0.3mm,阻抗线左右两侧都有包裹地线,距离地线的距离是0.14mm,阻抗线距离参考层的距离是0.3mm,在这种情况下,我用两种模型去模拟阻抗结果不一样,真正实测的结果应该是多少?

, N9 V7 z6 h, l* u' @
1 b5 i7 ~* h: B* ?/ s8 \那应该算第二种模型,临近有地线阻抗如果用第一种就不准确。1 H2 g# Z  o- M3 E2 {5 A





欢迎光临 EDA365电子论坛网 (https://bbs.eda365.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