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365电子论坛网
标题:
物联网之精准控制
[打印本页]
作者:
xiananUZI
时间:
2021-9-9 09:34
标题:
物联网之精准控制
本人认为物联网最主要的两大主题,采集与控制。那么如何在具体项目中确保我们的控制预期运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采集设备选型
采集设备诸如传感器、控制器等等,必须要具备能实时态势获取的能力,体现在具体项目就是,我们设备要具备态势的查询返回或自动推送的通信能力,并这能力的时延越短越好。如果没有这种能力,我们就需要尽可能借助其他辅助设备实现这个能力。就本人体验来说,在项目中具有查询返回(即上位应用作为主站侧)能力的设备要比自动间隔推送的设备好用,而这种设备市场上也占据绝大多数。自动间隔推送能力的设备,最好确保其上送间隔可以通过远程指令设置,而非类似那种物理拨号、旋转按钮的调节。
态势查询返回需要支持到总查询、单点查询的指令功能,如果能支持到多点查询则更优。查询指令遵循标准通信协议的更优,但在国内很多产品的通信规约多少都会从标准做一些延伸扩展,美其名曰创新或专利,哈哈。
【2】采集异常处置
确保时刻能获取到设备需要的态势,需要上位应用不断按需设定间隔查询态势,如果遇到通信终端、解析出错等问题出现,需要及时复位设备态势,并能自行修复异常,重新获取设备态势。另需要及时通知相关业务模块作出规避和通知相关责任人进行告警梳理优化。
【3】业务控制跟踪
每执行一次控制指令,需要对指令进行标记本次指令需要达成的态势集,并跟踪指令的业务链过程,最好能对所有业务操作做到有次序的日志记录或数据库记录。所有记录信息带有编号、时间点(精确到毫米以上)、加密信息等。实时判定本次预期态势和返回态势是否一致,如果在规定时限能不能达成一致,可以根据预设的调度策略做进一步处理。
预期态势越明确越好进行校对和判定,如果遇到预期态势不明晰的,就需要对控制指令更进一步的细分,直到其期望能表达明确。例如,32度时打开家里的空调,如果家里有多个空调,并空调的供电也是受控的,显然就需要尽一步拆解该策略,下移标记到具体的操作上。
【4】降低业务时延
确保通信稳定高效,通常做法是:
*通信上尽可能走有线,高速率通信技术
*服务开发力求能单线程的不要跨线程,可进程内调用的不要跨进程,主机内调用不要跨主机等,降低通信周转
【5】优化调度策略
物联网系统通常都是无人值守,大部分下控指令都是归于预设或动态演算的调度策略去驱动实现的。因此需要对行业有深入研究,才能构建出符合项目需要的调度策略。一开始很多调度策略的设置并没有符合期望,需要不断根据反馈进行调度策略模型的调优,目前越来越多做法是借助机器学习等手段不断演化调度策略模型。
物联网的发展就目前而言,最大的作用就是代替人的体力劳动或辅助脑力劳动,以自动地完成特定的作业。所谓的精确控制就是系统能很好贯彻实际行业具体业务调度的需要,最终达到设备运行状态的动态监测、诊断和事故处理和设备之间的协调控制与连锁保护,以及管理决策与控制等等综合平衡。
作者:
jspij1
时间:
2021-9-9 10:54
物联网系统通常都是无人值守,大部分下控指令都是归于预设或动态演算的调度策略去驱动实现的
作者:
liwenqi
时间:
2021-9-9 11:23
通信上尽可能走有线,高速率通信技术能确保稳定高效
作者:
RNGxiaohu
时间:
2021-9-9 14:33
好 感谢分享
欢迎光临 EDA365电子论坛网 (https://bbs.eda365.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