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高速PCB设计信号完整性问题形成原因及方法解决 [打印本页] 作者: zmmdmn 时间: 2021-4-21 13:09 标题: 高速PCB设计信号完整性问题形成原因及方法解决 随着半导体技术和深压微米工艺的不断发展,IC的开关速度目前已经从几十M H z增加到几百M H z,甚至达到几GH z。在高速PCB设计中,工程师经常会碰到误触发、阻尼振荡、过冲、欠冲、串扰等信号完整性问题。本文将探讨它们的形成原因、计算方法以及如何采用Allegro中的IBIS仿真方法解决这些问题。 2 p. l& h! f0 }0 q- k9 r% p7 Z/ z6 l/ m- `! o! g
1信号完整性定义+ x, s, B/ a( g/ |
: b7 S5 r- x5 \" T% d
信号完整性(Signal Integrity,简称SI)指的是信号线上的信号质量。信号完整性差不是由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由板级设计中多种因素共同引起的。破坏信号完整性的原因包括反射、振铃、地弹、串扰等。随着信号工作频率的不断提高,信号完整性问题已经成为高速PCB工程师关注的焦点。 . l @& j6 ^$ F8 F s% S% N ( r5 \4 |4 ]9 D! E 2反射 / F! W3 U( l7 q' a! @- j9 d, ] - \8 A& J: b& u G- w 2.1反射的形成和计算: G9 D- Z& ]# P! v$ w
- W# W: {, j; ] 传输线上的阻抗不连续会导致信号反射,当源端与负载端阻抗不匹配时,负载将一部分电压反射回源端。差分线传输信号解决了不少问题。 1 U" q! D1 I% Y6 G 4 G! b n4 P% t- u 什么是差分信号? 通俗地说,就是驱动端发送两个等值、反相的信号,接收端通过比较这两个电压的差值来判断逻辑状态“0”还是“1”。而承载差分信号的那一对线就称为差分线。差分线阻抗怎么算?各种差分信号的阻抗都不一样的,比如USB的D+ D-,差分线阻抗是90ohm,1394的差分线是110ohm, 先看看规格书或者相关资料。现在已经有很多计算阻抗工具,比如polar的si9000,影响差分阻抗的因素有线宽、差分线间距、介质介电常数、介质的厚度(差分线到参考面之间的介质厚度),一般是调整差分线间距和线宽来控制差分阻抗的。做板的时候也要跟厂家说明哪些线要控制阻抗。一个差分信号是用一个数值来表示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差异。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所有电压信号都是差分的,因为一个电压只能是相对于另一个电压而言的。在某些系统里,系统'地'被用作电压基准点。当'地'当作电压测量基准时,这种信号规划被称之为单端的。我们使用该术语是因为信号是用单个导体上的电压来表示的。, i0 }1 t9 _1 @8 v0 K( ?0 d, M/ T
* t; B4 J+ G) X. l2 U. O; @
差分信号的 个好处是,因为你在控制'基准'电压,所以能够很容易地识别小信号。在一个地做基准,单端信号方案的系统里,测量信号的 值依赖系统内'地'的一致性。信号源和信号接收器距离越远,他们局部地的电压值之间有差异的可能性就越大。从差分信号恢复的信号值在很大程度上与'地'的 值无关,而在某一范围内。 7 T; G+ A, _/ O3 ^4 F @. ~' o' v' C- C" }
差分信号的第二个好处是,它对外部电磁干扰(EMI)是高度免疫的。一个干扰源几乎相同程度地影响差分信号对的每一端。既然PADS中PADSLOGIC电压差异决定信号值,这样将忽视在两个导体上出现的任何同样干扰。除了对干扰不大灵敏外,差分信号比单端信号生成的 EMI 还要少。7 i8 O0 h S( P4 n' x/ R" I
$ c0 p7 `6 ~! T h2 ~+ J6 { 差分信号的第三个好处是,时序定位 ,由于差分信号的开关变化是位于两个信号的交点,而不像普通单端信号依靠高低两个阈值电压判断,因而受工艺,温度的影响小,能降低时序上的误差,同时也更适合于低幅度信号的电路。目前流行的 LVDS(low 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ing)就是指这种小振幅差分信号技术。 ; B( I$ r1 W$ ? T! a; n; e ) e+ E! M6 d$ D 差分可以不考虑串扰的,因为他们的串扰结果在 的接受时会抵消.另外,差分要平衡走线,平行只是平衡的一部分而已.+ J. S2 E9 P% E3 @
( X& z. J/ y# Y5 N
我觉得差分对的耦合还是应该要的,对于单线匹配,虽然理论上很成熟,但是实际PCB 的线路还是有5%左右的误差(一份材料上的,我没自己做过)。另一方面,差分线可以看作一个自回路系统,或者说它的两根信号线上的信号是相关的。耦合过松,可能会引起不同来自别处的干扰,而对于有些接口电路来说,Allegro培训差分对的等长正是控制线路延迟的重要因素。所以,我觉得还是应该将差分线紧耦合的。$ l. Q ? l) u u. } K
" J2 e# H! q! G8 k# m0 k& c$ t
对于目前大多数高速PCB 板来说,保持很好的耦合是有利的- s# L* K6 E+ k) o' e
* W9 U; q- ]0 n. M9 \" A d
但是希望大家不要误认为耦合是差分对的必要条件,这样有的时候反而限制了设计的思路。9 `/ n$ C! E/ u, k/ H3 N' C6 z% m
4 z) f! t5 [! E9 N; Y9 P 做高速设计或分析的时候,不光要知道大多数人是怎么做的,更要了解别人为什么这样做,然后在别人的经验基础上进行理解和改进,不断锻炼自己创造性思维能力& v1 U! W6 ^9 g' H. `! u0 o2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