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365电子论坛网
标题: 三元锂与磷酸铁锂电池,谁才是新能源市场的大哥? [打印本页]
作者: 陆妹 时间: 2021-3-1 16:10
标题: 三元锂与磷酸铁锂电池,谁才是新能源市场的大哥?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车载锂电池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新能源汽车上搭载的锂电池主要是以比亚迪为代表的磷酸铁锂电池和以特斯拉为代表的三元锂电池,那究竟谁才是新能源市场的大哥呢?
( g% G/ L3 C( Y! H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对比这两种锂电池,当然,在这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锂电池的原理。
& t7 D' ]4 f3 v
* M! m. P7 w; s# W. h- b( i
8 J* ~* |' C# i" M1 e! A1 L$ ]* L锂离子电池通常以碳材料为负极,以含锂的化合物为正极,电池的中间有一层隔膜,避免正负极短路。/ Q4 B' ?4 j; v0 m
* @% f: g; g+ H7 z
在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在正负极间往返,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放电时,锂离子则从片层结构的碳中析出,重新和正极的化合物结合。 u& K% { s- ?! w2 f
7 ?0 W; A- z0 [4 t" U9 @6 b在离子的嵌入与脱嵌过程中,同时伴随着等当量的电子的嵌入与脱嵌,也就产生了电流。: r2 o5 I! B- T$ B9 N
- G X7 Z& h9 U; Z! w
: H# M p/ W/ d- x; _
6 [4 D% C# g1 t! k. ]! t) `. t- j所谓磷酸铁锂电就是只用磷酸铁锂作为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这一类电池的特点是不含贵重金属元素。
6 [# W4 s" i+ q; H3 ^' C/ Q, I1 W/ E
在实际使用中,磷酸铁锂电池具有耐高温、安全稳定性强、价格便宜和循环性能更好的优势。而三元锂电池,是指使用镍钴锰酸锂作为正极材料,石墨作为负极材料的锂电池,与磷酸铁锂不同,三元锂电池电压平台很高,这也就意味着在相同的体积或是重量下,三元锂电池的比能量,比功率更大。
9 _& M) T/ J4 U0 W$ M 4 n" m" S% G6 i) U3 i) r: s' U1 b
单论电池也没有所谓的谁更好,谁更差,只是套用到实际使用场景中,根据不同的使用情况,有不同的选择。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来比较一下两款电池的区别。1 J; ^! ?2 W5 C1 X! I6 r
. D' [6 G( p" o9 \' W
" R+ w9 L, {' @! ^: ^: I% [
& D+ S* a( i" i# h! J- e
$ m$ @/ ~$ R9 d7 Y* k8 d1
安全性方面
& \1 v7 C: g% P( s5 p" `" M$ g
安全性方面在锂电池原理中,我们谈到在锂电池的中间有一层隔膜可以防止正负极短路,当电池被尖锐物体刺穿时,隔膜也被刺穿,从而正负极短路会引发电池本身发热甚至爆炸。
8 J+ Y, `# m& O9 R* q: ?; o3 I2 e9 U" f# E' B2 D
而刀片电池顺利通过针刺测试,证实了这种锂电池的高安全性。另外,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本身的热稳定性就比三元锂要好很多,在500摄氏度以内,都有着极高的稳定性,超过800摄氏度时才有发生热失控,此外,即便发生热失控,磷酸铁锂电池的放热也非常缓慢,且分解时不会释放氧气,减少了起火的风险。2 i, Y' K6 m8 }: c$ u/ E0 Z5 T. n
! H+ `# n6 C2 t/ _/ h& L相比之下,三元锂电池在300摄氏度左右就开始溶解了,在新能源汽车自燃事件中,确实也是三元锂电池车型占据更大比例。' J1 `7 j# B/ j
- n7 K1 g2 G' k( [6 J8 a1 M/ F8 v$ u" P7 f# j- c* H
! L9 O2 `# Z) L6 _/ {) [
]# F4 p% |9 x, A' Y' r4 w; D& }
2
低温放电方面
' h* g! y- _# u' O% Y( J3 W# y如果在北京,因为夏季最高温度在40摄氏度左右,而冬季则基本保持在零下16摄氏度左右甚至更低,所以这样的温度区间,就适合低温性能更佳的三元锂电池。; D( V- v4 e! a( ~2 n5 b- x
6 p; B! T: I3 T从数据上能够看出,两类电池在零下20摄氏度,三元锂电池与磷酸铁锂电池相比有比较明显的优势。
$ E% P5 Q" {$ H9 x
7 ~" H: @% [0 v) h2 v: H! \; m; s" k
# `& b8 I7 n+ u$ y' N9 T( a8 u; n$ T6 Q! ]* b/ R8 u, j) w0 i
) L" N" x; k1 X4 Q, J4 v; G/ ?8 V
, j' m* e% v3 \. M! a' {2 }% {6 ^2 z1 [' {+ S X {- J: Z
3
能量密度方面
# K0 F# Y( G5 v; a根据国内三元锂电池龙头企业比克电池提供的资料,其18650圆柱电池单体的能量密度已经达到了232Wh/kg,封装成电池组的能量密度大约是150Wh/kg,而目前国内的磷酸铁锂电池单体的能量密度大约为180Wh/kg左右。$ Y# Q3 c6 R# h6 A- v1 ]& M
6 s% @; Y$ L# B' X5 Z
但比亚迪开发的刀片电池可以将电芯呈片状排列,就像是刀片一样,刀片电池组的能量密度虽然只有140Wh/kg,但是这种长电新方案提升了电芯的重组效率,体积能量密度提升高达50%。
. F% g. Z& M9 i% r0 N7 A( F
* a" A& ]) I) F8 J+ {9 C/ a3 W这意味着,在同样的电池组尺寸之内,刀片电池可以装入更多电芯,续航里程和三元锂电池几乎相当。
1 \3 J' U" x, B; Z y! R: C& h' g n$ g1 }* b
! D+ k; {7 h7 J
9 E' k* k( X% k
7 d+ r( s# S" t# M! Y1 I) Z$ X% a6 H. h8 I3 o4 y- |5 F
1 `- M' H3 e1 @( ^7 r( J4
充电效率方面
" J2 W! }4 A. O; P* O" K) _
目前市面上较为常见的充电方式为恒流恒压式充电,一般在充电开始实施,先采用恒流充电,此时的电流较大,充电效率相对更高,而在电压达到一定数值之后,降低电流改为恒压充电,这样可以让电池充的比较满一些。
# Z3 f4 l& S5 r- j, x
. Q, }" G2 S- s6 L$ w$ {在这个过程中,恒流充电容量与电池总量的比值称为恒流比,它是衡量一组电池在充电中充电效率的关键数值,通常百分比越大,说明在恒流阶段充入的电量越高,也就证明该电池的充电效率更高。
k, g7 ?. c3 z/ U* W: y# V
3 e L4 R" z3 D! k6 l充放电电流与电池的总量比值为充放电倍率,从数据中可以看出,三元锂电池与磷酸铁锂电池在十倍率以下充电时,恒流比无明显差距,十倍率以上充电时磷酸铁锂电池恒流比例迅速降低,充电效率迅速降低,由此可以看出,在充电效率上,三元锂电池优势比较大。7 P4 R/ Y, C& s
% Q1 e- X0 b; J" Q4 G) f
* a. o1 w5 ^) w# ` W
* m2 I9 {7 M1 U1 k5 ~& M7 u6 d8 `( E
/ X( V" c, A6 |2 |, `1 I
0 x$ A3 i2 W' Q& E1 H: p5
循环寿命方面
2 T5 K+ E7 z* M% ~- x" p
如果把剩余容量为初始容量的80%作为测试结束点,目前磷酸铁锂电池经实验室测试,循环寿命在3500次以上,部分达到5000次。
5 l- `: L7 L s" j* ^5 ^; g: F, w7 V/ l- h4 Z
而三元锂电池测试循环寿命在2500次左右,在循环寿命这一个点上,磷酸铁锂电池比三元锂电池的真实寿命要长许多。- b- B+ R9 m0 {6 J
% l: V. S& V. k0 X在同等循环次数下,磷酸铁锂电池的剩余容量也比三元锂电池只多不少,三元锂电池循环3900次,剩余容量66%,磷酸铁锂电池循环5000次,剩余容量84%,磷酸铁锂电池优势明显,对于家庭用车来说,三元锂材料和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额定循环寿命都远远超过了实际用户的使用习惯,因此,在使用寿命上可以完全放心。
3 l d6 `' n y! _' g, }( @2 p
* a/ e6 [9 ^2 o/ |+ P从以上的五方面的对比可以看出,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是各有优势,并没有绝对性的谁好谁坏。
) Y+ s" x0 T% _: B
: ?7 N9 N1 L F, y# x: g5 u所以,在选择新能源汽车时,要根据所处的环境等各种因素来选择合适的电池类型,这样才能让自己的爱车发挥出最佳状态。
4 l- Y+ @# ?9 F, B' h( O
% g" q6 \* Z% T* z文章由巢影字幕组译制
6 ]6 Z( [0 Z% a3 g
. g9 N/ n0 p0 q: H, V, |. g
作者: embnn 时间: 2021-3-1 16:25
在实际使用中,磷酸铁锂电池具有耐高温、安全稳定性强、价格便宜和循环性能更好的优势。而三元锂电池,是指使用镍钴锰酸锂作为正极材料,石墨作为负极材料的锂电池,与磷酸铁锂不同,三元锂电池电压平台很高,这也就意味着在相同的体积或是重量下,三元锂电池的比能量,比功率更大。
作者: Demyar 时间: 2021-3-4 14:29
点赞
作者: xiaoxiaoya 时间: 2021-4-27 14:22
谢谢分享
| 欢迎光临 EDA365电子论坛网 (https://bbs.eda365.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