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365电子论坛网

标题: 数据线与地址线走线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cake    时间: 2008-5-20 20:31
标题: 数据线与地址线走线问题
现在画的板上 有BGA与两个SDRAM(U10,U11),走数据线和地址线的时候,有两种说法:7 ^0 E# m. q8 ~
  1.数据线组内等长,地址线等长
. A9 k8 _1 [0 N9 p4 p% Y7 p   2.U10与U11到BGA的所有走线等长
  J/ N2 [5 M5 |; @0 Z7 Y- d( H: r  请问高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K: X- R# Q6 x( N( b: C; W' n. S. W, `9 x4 \0 X1 j
另外请问下,什么是菊花链?
作者: orinoco    时间: 2008-5-21 00:17
SDRAM因为其工作频率较高 133MHZ  为保证其信号同步 所以地址端要求等长 如果你做不到 尽可能每4位  如A0到A3  # T( {* P; |# a" m
D0到D3 等长 8位SDRAM的则每8位等长
- M5 O0 `3 S3 N  O. r( @$ d# T7 N另外CLK 线 要长于数据走线
% K6 B2 h) b; C& R; L/ U+ [ 对于菊花链布线, 我不是很清楚  BAIDU了下  大致这样& I2 ], j) w% y; a; r% F( _. }
( I% A5 Y3 b7 Q# e5 {
PCB走线采用两种基本拓扑结构,即菊花链(Daisy Chain)布线和星形(Star)分布。
( G7 y) H- _6 Y, F* f) w, t3 `& [( v4 |% [- ?  ^- L- |- _( E
对于菊花链布线,布线从驱动端开始,依次到达各接收端。如果使用串联电阻来改变信号特性,串联电阻的位置应该紧靠驱动端。在控制走线的高次谐波干扰方面,菊花链走线效果最好。但这种走线方式布通率最低,不容易100%布通。实际设计中,我们是使菊花链布线中分支长度尽可能短,安全的长度值应该是:Stub Delay <= Trt *0.1.8 }* g, G6 i! k3 V' G
   例如,高速TTL电路中的分支端长度应小于1.5英寸。这种拓扑结构占用的布线空间较小并可用单一电阻匹配终结。但是这种走线结构使得在不同的信号接收端信号的接收是不同步的。
! z2 e) C7 E7 G9 M  D+ U/ P   星形拓扑结构可以有效的避免时钟信号的不同步问题,但在密度很高的PCB板上手工完成布线十分困难。采用自动布线器是完成星型布线的最好的方法。每条分支上都需要终端电阻。终端电阻的阻值应和连线的特征阻抗相匹配。这可通过手工计算,也可通过CAD工具计算出特征阻抗值和终端匹配电阻值。 % ?# k9 Y+ p7 G

0 I2 S/ u# f4 J2 C5 N" i6 ]8 l3 ^[ 本帖最后由 orinoco 于 2008-5-21 00:21 编辑 ]
作者: changxk0375    时间: 2008-5-21 08:5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cake    时间: 2008-5-24 22:45
谢谢!
- F* K. \3 W& M0 p  j  按照楼上所说的,对于数据线及地址线是走组内等长吗,确定下.
作者: orchid    时间: 2008-5-26 12:16
恩 不是很清楚,顶下




欢迎光临 EDA365电子论坛网 (https://bbs.eda365.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