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365电子论坛网

标题: PID整定(含自动整定,自适应整定,PID优化)浅谈 [打印本页]

作者: thinkfunny    时间: 2020-11-17 16:39
标题: PID整定(含自动整定,自适应整定,PID优化)浅谈
在控制论坛中,PID控制和PID整定问题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鄙人对PID整定也颇感兴趣,毕竟,估计90%以上的过程控制都采用PID常规控制,下面,就简单谈谈一些常用的PID整定方法。
& \1 g9 V0 u5 X# n7 ^1.试凑法,试凑法就是人工选择PID参数,使控制系统响应达到预定要求,这种方法既简单又复杂,说简单是,如果你有经验和运气的话,那么在SIMULINK中,可能很快就达到了目标,说难的是,在现场实战中,可能费了很大时间和精力来调整三个参数,也没有完成任务。
  g+ v8 S5 n1 a0 j9 x9 [2.临界比例度法,临界比例度法就是仅在P作用下,调整比例度使系统等幅振荡,然后根据公式算出PID值,效果如图1所示,图中左半部分是系统等幅振荡,右半部分是控制效果。& A% L, `; ^+ Q: ]. A5 S3 Z  X
3.衰减曲线法, 衰减曲线法 就是仅在P作用下,调整比例度使系统响应曲线以4:1或10:1比率衰减 ,然后根据公式算出PID值,效果如图2所示,图中左半部分是系统衰减曲线 , 右半部分是控制效果。
$ j7 V) P0 C. e( J! D  |' C1 h4.反应曲线法,反应曲线法就是在开环状态下,加阶跃信号,然后用一阶加纯滞后系统逼近原系统,然后根据由Z-N或C-C公式算出PID值,效果如图3所示,图中左半部分是系统 响应曲线 , 右半部分是控制效果。9 s: \2 h9 [; P+ R) ~7 N- ~3 C
图4是一个三阶系统,临界比例度法 求得的有关参数。  V, v* p6 l. I( K% f3 _% `

3 G- E) G; g0 `9 f+ Z$ Q
; O# r9 y' R& C  Z! @1 @/ @4 R3 x
0 k, w  Z. S! m$ z# M, ]4 v+ W7 l5 h2 i9 g+ I; b1 L

3 q" [( c' Z  c2 G! T6 @6 k4 f, d8 Q
8 H6 y$ Z: n) p" `) F ! v8 u" F  Z* Q7 R0 y$ }! [' ^

作者: CCxiaom    时间: 2020-11-17 17:35
PID整定(含自动整定,自适应整定,PID优化)浅谈




欢迎光临 EDA365电子论坛网 (https://bbs.eda365.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