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 m; F" C. ~! F " ^1 D' B/ N* s0 }2 系统防碰撞 4 b, G' y* j" {" `# {- v
- x, B* s r! r; w
RFID系统工作时,当有2个或2个以上的电子标签同时在同一个读写器的作用范围内向读写器发送数据的时候,就会出现信号的干扰,这个干扰就称为碰撞,其结果将会导致该次传输的失败,因为必须采用适当的技术防止碰撞的产生。 ' m; ~: P" @1 A: D1 B/ S' K
# H, v' w9 q0 Q: A. h
% H( b I$ H$ {! e
因此,当标签数量与帧时隙数相同时,读写器的识读效率最高。标签数量与帧时隙数不匹配时,识读效率会大大下降。如标签数远小于帧时隙数,会造成大量的空闲时隙数;而当标签数量远高于帧时隙数时,则会产生过多的碰撞时隙;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识别效率的降低。 C" s0 ~8 B, d, m. g
; h1 u8 u. R0 j \* r% ^6 n P! N) n
3.2 动态帧时隙ALOHA算法 + I; v; m2 ~4 C: H d y0 p
& E5 P N+ `6 r为使系统效率最优,提出动态帧时隙ALOHA(DynamicFramed Slotted Aloha,DFSA)算法,使得帧时隙数等于参与循环的标签数。DFSA每帧时隙数可以根据标签数的变化及时调整,使得标签数量与帧时隙数匹配。在开始新一个帧循环时,读写器要对参与帧循环的标签数进行估计,这个过程在整个算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所估计的标签数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那么算法的效率就会发生大幅的下降,这样就影响了系统的稳定性。 6 ~$ w) o. K) d% P, |
) x- k. o8 e* Z, r7 N# W8 p7 F5 @2 V' b- ~6 i+ s- C
N代表当前帧的长度,C0表示空闲时隙,C1表示成功时隙,Ck表示碰撞时隙数。当冲突较频繁时,这种估计方法的相对估计误差较大,但具有方法简单等优点。 6 O* o' s ^3 s/ U, j4 B" d, z; R9 E; F% G. V4 m
另一种方法是基于时隙二项分布来估计标签数。假设N代表当前帧的长度,n表示标签数。标签选择各个时隙数是等概率的,同一个时隙内出现r个标签的概率,根据二项分布原理,得: + ~4 w. D) |* |- M. B: u$ B) y8 V8 V2 k" _' H4 K" B! b+ ~6 i3 o.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