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365电子论坛网
标题: 为什么设计射频和微波 PCB 的难度如此之大? [打印本页]
作者: helendcany 时间: 2018-12-10 17:47
标题: 为什么设计射频和微波 PCB 的难度如此之大?
为什么设计射频和微波 PCB 的难度如此之大?简介
如今的电子产品已经不再像上世纪 70 年代的电视和电冰箱一样,消费者每隔十年才更新换代一次。现在几乎每个家庭的每位成员都是电子产品的消费者,而且随着科技发展不断为智慧手机、平板计算机、汽车和电视带来各种人们消费得起的新功能,人们每年都会购买新产品。
这些电子产品的共同特征之一是采用无线技术,而该技术极度依赖于RF射频电路。遗憾的是,即使是最自信的设计人员,对于射频电路也往往望而却步,因为它会带来巨大的设计挑战,并且需要专业的设计和分析工具。正因为如此,许多年来,PCB的射频部分一直是由拥有射频设计专长的独立设计人员完成设计。
作者: 汪洋大海 时间: 2018-12-12 09:19
射频和基带或数字电路的区别在于传递的信号是微波高速信号。像现在wlan,蓝牙,ZigBee的信号都已经达到3GHz,现在的移动通信频段也慢慢从1GHz,2GHz,到3GHz,5GHz。 PCB的走线不再是物理上的一根线,而是一个电容或电感,甚至是谐振体。
' F2 p% ~, O9 T) A6 X大家在学习微带线的基本理论时,都知道一个知识点,标准的微带线时准TEM型。那个还是标准线性,若是有畸变,情况就复杂了些。' k8 V5 k2 U. Y3 q
作者: 汪洋大海 时间: 2018-12-12 10:12
现在的产品都要求轻巧,易携带,对设计来说就说就是尺寸尽可能的小。所以射频走线排器件时无法做到教科书上的直直的一条线。苦呀
,现在总发现学校课本的东东不能直接拿过来用。. B# u* ~' `' H: d( }/ N
现在的无线产品要求接收灵敏,哪儿都能用。还要求长时间待机工作,小电池也要跑个24小时。 这个对射频接收电路的高灵敏度,功放高效工作提出很高要求。 有些工作可以通过器件调匹配能够完成的。# f0 K! H b3 h) h# B$ I+ g# T
. j6 Q% {. Y5 Z可是,但是,然而,,,,让PCB掉眼泪的地方来了,射频PCB上某些失误是无法通过外部器件调节的,比如走线鋪铜距离不合适,形成同面波导,比如让器件更好接地,器件放置靠近地,以一根走线连接通道,从而形成T型网络或称之为电感。或者射频器件管脚接地少打了一个孔,或者接地孔打远了。 这些小小的PCB 设计问题都会被人甩锅的,甩锅的。一个小小的接地孔就被人甩那么大的锅。 哥哥心中苦呀。(此处可以允许有几分钟画圈圈). C8 {" w. P1 f6 `8 I2 k( K+ N
作者: 汪洋大海 时间: 2018-12-12 10:20
在无线产品中,除了有线电性能指标外,还有无线电性能指标。这时,TIS 指标的压力都要在PCB走线上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EMC 干扰问题。 常规的EMC 问题是低频难过,指标要小于-30多dBm。 兄弟们,知道TIS 的要求吗?常常要求带内小于-100dBm,我的天呀,这么低的EMC 信号能量,真要是运气不好,干扰信号多几个落在了接收带内,那是直接哇哇的大哭呀。虽然解决问题的是射频工程师,可PCB 设计人员要收到多少白眼球呀。/ C' F7 |; D: W: ?# p5 |
' O: c( V1 m; G( {3 F% U3 I. o e
作者: 汪洋大海 时间: 2018-12-12 10:30
以上说的几个小例子,就说明了射频PCB 的设计难度。0 _/ E/ m, }, F4 p
要真正克服这些难点,真正承接射频工程师的工作,少念叨几句 MGD,多让老板露些笑脸的话。 还是要学些射频知识。! n8 q9 W. v' p
只有微带线的知识还不够,还要学些射频器件知识,了解模块器件各个管脚的信号特征,这些信号特征包括本身具体频率,外接电路的信号频率、功率大小等等。
% h; x6 b" A5 i这样才能愉快的工作。
作者: funeng3688 时间: 2018-12-12 10:31
对,数字电路之间的干扰也许20dBc就够了,对应于干扰信号的幅度0.1,不影响数字电平0和1。 但射频电路之间的隔离度(比如腔体双工器)动不动就是100dBc隔离度级别,对应数字信号的干扰幅度是0.00001。
作者: clp783 时间: 2018-12-12 15:27
看看。$ H5 G. `% P' E6 o
作者: 白日衣裳紧 时间: 2018-12-12 16:31
学习
作者: 天空之城009009 时间: 2018-12-12 21:51
学习一下
作者: xiangtianxiao 时间: 2018-12-15 15:07
学习
作者: bingshuihuo 时间: 2018-12-15 18:20
学习
作者: wd2325 时间: 2018-12-15 21:45
谢谢楼主,学习了!
作者: a2251247 时间: 2018-12-18 20:13
不懂
作者: qiantan 时间: 2018-12-19 11:12
此帖貌似引出大玉了啊
作者: hanhan889 时间: 2019-2-20 13:45
我是来学习的
| 欢迎光临 EDA365电子论坛网 (https://bbs.eda365.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