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3 o$ p0 G+ p& F% T! Z& N( a 此外,还有一组典型的△形干扰抑制器电路,可同时抑制对称和不对称干扰。其具体电路如图3所示。 ' g" J$ Z) b' i% N. ?: {. T
3 线路干扰 ' c( H2 _- {- L
6 m- p5 Z# v* [+ s; u. x 线路干扰的干扰源主要来自外界电磁场在导线上感应出的电压,电源线上其它电器发射的和感性负载通断造成的干扰,以及浪涌(雷击)产生的干扰等。 ) V( J" K q. |9 O( \2 }7 u) V+ L3 q' d% T: y
3.1 电磁场在电缆上的感应 , N. y+ `: N! c; x. ?5 E
2 P, E# A, _2 f' [2 |" J3 c0 N
电磁场在导线中感应出的电压一般是共模电压,而负载上的电压则以系统中的公共导体或大地为参考点。一般以系统中的参考地线面为参考点。对于多芯电缆来说,这意味着电缆中的所有导体都暴露在同一个场中,它们上面所感应的电压取决于每根导体与参考点之间的阻抗。抑制干扰的方法可以使用共模移值法,其原理图如图4所示。 1 S, b8 D+ Y" n3 [' Q$ W$ G
图4中共模扼流圈的特殊绕制方法决定了它仅对共模电流有抑制作用,而对电路工作所需要的差模电流没有影响。因此,共模扼流圈是解决共模干扰的理想器件。理想的共模扼流圈的低频共模抑制作用较小,而随着频率的升高,抑制效果增加。这与平衡电路低频共模抑制比高,随着频率升高平衡性变差,共模抑制比降低的特性正好相反,因此它们具有互补性。所以,在平衡电路中使用共模扼流圈后,电路可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内保持较高的共模抑制比。 8 U+ j6 h$ F, t/ C 4 J9 M3 ]& J8 i5 H 3.2 浪涌干扰 $ I8 C' T+ w# L8 W2 h* ~4 K, T9 V7 q, ?
浪涌是指电源电压和电流的变动,负载开关的闭合、自然界的雷击都可能引起浪涌,且其危害较大,有时可能引起振荡甚至烧坏整个系统。 2 ~! P7 q% u, r2 {6 k8 X) q
# `6 F8 N' O' O/ g. p/ G& X 家用电器一般不会直接受到雷电的干扰,大多是通过传导线路中的感应电流或电压引起的骚扰。良好的接地是解决这一干扰的有效手段。 ) D9 y( B1 e% U
V n) a" n v- i8 g- [! f
防止浪涌干扰的常用器件有气体放电管、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MOVS)和硅瞬变吸收二级管(TVS)。图5所示是采用TVS的浪涌抑制电路。 - h( P* Q% l* _' G0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