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365电子论坛网
标题:
怎么样提高做封装效率?
[打印本页]
作者:
青虫
时间:
2008-10-23 17:40
标题:
怎么样提高做封装效率?
这次开始一个全新的项目,每一个封装都得自己亲自做。虽然元件封装目前都已经做完了,但是,觉得按照目前的方法效率很低。我不知道大家平时是怎么做的,欢迎大家热烈讨论发言。我先把自己的流程步骤如下,当然更希望高手能指点一二,在此先谢过了。
( R1 `- t A/ F) S- X& }" |2 b
我这次做封装的具体步骤是:
" S" B6 u. {* A" f% t2 M
1,先打印原理图的BOM表
% C0 _0 h5 b" P' W" E' [/ m
2,根据BOM表上的元件,分别做电容,电阻,电感,二极管,三极管,IC,接口,其他元件的封装。具体内容如下。
1 ]5 S; }3 T2 `, v
电容:一般分无极性和有极性。一般根据容值和额定电压大小,查询厂商的产品手册上的参数确定封装。无极性电容还很容易分辨。有极性的比如铝电容,在查询的时候有好多种选择,常见的有标准的,小型的,长寿命,低阻抗等等,在这么多选择中确定一种封装觉得很茫然。另外,顺便问一下,在电容封装定义上,我们是不是平时要记忆很多东西,要不,每次都要查询好浪费时间。
8 s! o* t$ W4 K2 |
电感:这次项目的每个电感都有具体写产品型号,是厂商定义的产品型号,这样也就需要一个个查询,然后根据查到的信息定义封装。
! x7 E5 r+ Q0 j n4 o9 p0 `/ q* H
二极管:也是有给出产品型号,做法和电感差不多,只不过,二极管还要注意正负极性电路图,PCB,实物的一致。
$ T$ {3 P# s- J2 e* i
三极管:做法同二极管
! S. e g# z" A( k% R7 R3 y
IC:也是根据DATASHEET定义。
2 z( j# n- f# J i0 l$ ]
其他元件也没什么特殊。整个过程就是不断的查询资料,然后根据千辛万苦找来的资料提供的尺寸信息制作封装。这次这个项目下的一块小板,不同的元件数目有142种。为做全这些封装我们要查询的资料要有多少个?目前这个项目,放到《相关资料》文件夹里面的PDF有40个。
3 w, j! L+ `$ N, O1 z& ~3 v
最后定义完所有元件的封装,又得一个个的CHECK,没问题之后才开始布局。
1 T9 O7 {6 i+ I) D! s1 ^* Y
这样整个做封装这个步骤做下来,感觉一点也不轻松。周围一个工程师说,做封装只需要一天的时间就够了。我哑口无言,目前这些元件做封装总共花了大概30个小时。是不是效率有问题?
作者:
djm54300
时间:
2008-10-24 22:32
加快做元件库的方法
% H7 n I" D! g7 k. M, t
1:直接调出一些CAD软件系统自带的库进行修改
3 D5 A( Z8 B4 u" Z9 ^8 W
2:沿用以前做好的封装库。
$ O- y% q ?0 J
3:做库的时候用标准封装,提高复用率
( _* L) Q) Z, _
' D. ` Z' H( v% ]+ z
正式做的时候
6 R( c1 D( ]' E2 q, e' i7 X0 G
1:一定要利用的好栅格的设置。
- [( L- B( D e8 J; A* x1 q! d
2:适当利用重复粘贴功能。
9 R2 _" y9 \# v5 b1 M7 {, }
, n9 U1 Z. t; R. |" H! Q
期待其它的分享。。。。。。
作者:
青虫
时间:
2008-10-25 12:34
标题:
多谢楼上的老兄
这次项目是采用其他公司的原理图,使用的元件和平时自己公司常用的不一样,所以新元件制作量很大。楼上说说的几点也在乎情理之中,多谢啦。目前的想法是元件命名可以起到点睛的作用,想从命名规则管理方面入手着手建库,争取能做到一看DATASHEET上元件尺寸就知道库里面什么封装适合,呵呵
,直接取材而不重复劳作。
: A" A, V( p; y: V$ L0 I/ T+ F
6 |/ T: S5 e$ k! s% o
[
本帖最后由 青虫 于 2008-10-25 12:39 编辑
]
欢迎光临 EDA365电子论坛网 (https://bbs.eda365.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