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下面给出了无线充电发送与接受相关的一些实验内容。 实验所采用的无线发送与接受电路框架如下图所示。使用MOS半桥电路驱动将直流电能转换成交流信号发送线圈L1,附件的接收线圈L2通过电磁耦合将磁场转换成电能,并通过整流桥将交流电压重新转换成直流电源。 串联电容C1,C2分别与L1,L2形成串联谐振,抵消漏磁对能量传送的影响。 无线电能传输中信号频率是系统的重要参数。频率越高对于传送线圈的体积要求越小,但同时也会提高电能转换电路的损耗。由于在智能车竞赛中的无线电能传送还肩负着电磁导航的功能,因此适当提高震荡频率可以减少接受线圈尺寸以及导航线圈的体积。在下面实验中,设计震荡频率大约在100kHz左右。 为了减少导线在高频信号下集肤效应,采用200股纱包线制作耦合线圈。下面是制作的两个相同的线圈,匝数为9匝,线圈直径大约17厘米。一个用于电能发送,有个用于电能接收。 线圈的参数: 电感:L0=29μH, 电阻:R0=0.086Ω 两个线圈L1,L2之间存在电磁互感M,它与两个线圈的形状以及相互之间的距离有关系。 通过在其中一个线圈中施加交流信号,测量另外一个线圈内感应电动势可以获得两个线圈之间的电磁互感M,从而可以计算出线圈之间的互感系数: 其中,L1,L2是两个线圈各自的电感量。如下显示了线圈之间的互感系数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降低的情况。 使用两个47nF的电容并联,作为C1,C2,根据线圈的电感量,可以计算出谐振频率大约为: 通过快速制板方法,可以搭建起实验系统,测试无线电能传输效果。在实验中,挂接在接收线圈整流桥上的负载电阻为一个100W的,0~20Ω的可调电阻。 首先测试了在不同负载电阻下,系统传送功率与效率。 测试条件为:
下表显示了在不同的负载电阻下,无线传输功率与效率: 电阻 输出电压 工作电流 PIN(W) POUT(W) 效率(%) 18.731.442.87752.8669.0576.55 17.028.272.63347.0163.19274.394 14.924.872.36941.51165.86573.01 12.922.0022.136837.52651.2873.174 11.118.741.90331.6445.6769.27 8.114.081.57424.2737.77664.79 从上图可以看出,负载电阻越大,输出的功率和效率就越大。这一点与普通的直流电源提供的电能特性不太一样。为了能够将接收到的电能有效充入智能车储能电容,其中需要进行有效的电能转换才行。 在前面分析中,需要发送和接受线圈都工作在串联谐振状态下。如果电路中的电感、电容没有在工作频率发生谐振,则传输的功率就会下降。 下图显示了电路在不同工作频率,实际测量所得到的发送功率、接收输出功率以及传输效率曲线。 可以看到系统只有在谐振频率附近,在相同的负载上传送的功率才会很大。 在输入和输出都是串联谐振的情况下,系统的传送效率公式为: 在原边和负边的电路电阻R1,R2都比较小的情况下,系统传送效率基本是一个常数。 前面验证了一种设计制作的无线电能传送系统在100W范围内的传送功能与效率,在接收线圈调谐在100kHz左右时实现的80%左右的传送效率。这种接收线圈采用了200股纱包线绕制而成,对于节能信标组车模来将稍微显得尺寸大了些。为此,需要对接受线圈在接受功率、重量、尺寸等方面进行综合优化。 |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8-4 22:39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