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很多关于uboot的分析,其中就有说要为C语言的运行,就要准备好堆栈。 & y) K2 j: e) W: r5 F% `$ Y : g; Y5 a5 |2 D0 A: d, [+ y 而在Uboot的start.S汇编代码中,关于系统初始化,也看到有堆栈指针初始化这个动作。但是,从来只是看到有人说系统初始化要初始化堆栈,即正确给堆栈指针sp赋值,但是却从来没有看到有人解释,为何要初始化堆栈。今天,我们就来试图解释一下,为何要初始化堆栈,即:3 V/ T* b: \: D9 R$ m) }# _# s 7 l' ]+ \; H# h: m/ {/ M) o! ? 为何C语言的函数调用要用到堆栈,而汇编却不需要初始化堆栈? & }1 S& [5 d# U) w6 N% K2 G( P, v% ]8 t + l% i4 g5 |! n, u- ]* M 要明白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堆栈的作用。 : [" c1 e% q& t* ^8 B% d( I; g5 F: T 关于堆栈的作用,要详细讲解的话,要很长的篇幅,所以此处只是做简略介绍。 总的来说,堆栈的作用就是:保存现场/上下文,传递参数。 ! p+ c& q0 P2 U% X5 a, ^" s# [ 1.保存现场/上下文 现场,意思就相当于案发现场,总有一些现场的情况,要记录下来的,否则被别人破坏掉之后,你就无法恢复现场了。而此处说的现场,就是指CPU运行的时候,用到了一些寄存器,比如r0,r1等等,对于这些寄存器的值,如果你不保存而直接跳转到子函数中去执行,那么很可能就被其破坏了,因为其函数执行也要用到这些寄存器。( P$ W3 y& d9 }& e 因此,在函数调用之前,应该将这些寄存器等现场,暂时保持起来,等调用函数执行完毕返回后,再恢复现场。这样CPU就可以正确的继续执行了。 在计算机中,你常可以看到上下文这个词,对应的英文是context。那么: 1.1.什么叫做上下文context 保存现场,也叫保存上下文。4 P/ A; x$ H( V + o2 J" c1 X0 J2 I5 Z 上下文,英文叫做context,就是上面的文章,和下面的文章,即与你此刻,当前CPU运行有关系的内容,即那些你用到寄存器。所以,和上面的现场,是一个意思。 ) F1 m: Y- Q T 保存寄存器的值,一般用的是push指令,将对应的某些寄存器的值,一个个放到堆栈中,把对应的值压入到堆栈里面,即所谓的压栈。' g7 M; ~' W' J$ N$ b 9 B& e/ C; |: O# Y3 G# Q4 Y. ~/ T N 8 u$ A1 {$ q: ] 然后待被调用的子函数执行完毕的时候,再调用pop,把堆栈中的一个个的值,赋值给对应的那些你刚开始压栈时用到的寄存器,把对应的值从堆栈中弹出去,即所谓的出栈。 其中保存的寄存器中,也包括lr的值(因为用bl指令进行跳转的话,那么之前的pc的值是存在lr中的),然后在子程序执行完毕的时候,再把堆栈中的lr的值pop出来,赋值给pc,这样就实现了子函数的正确的返回。; k6 s! F- y1 D* h2 N + W# a, o: d* }8 v+ o 2.传递参数- v: P* A9 {( r3 W8 U1 k- }* X4 L C语言进行函数调用的时候,常常会传递给被调用的函数一些参数,对于这些C语言级别的参数,被编译器翻译成汇编语言的时候,就要找个地方存放一下,并且让被调用的函数能够访问,否则就没发实现传递参数了。对于找个地方放一下,分两种情况。2 v0 t" @# h3 C" _" c* y: _ ! C/ X* C$ F9 ^, D$ K' g1 ~ 一种情况是,本身传递的参数就很少,就可以通过寄存器传送参数。 0 {9 O; |4 D1 V 因为在前面的保存现场的动作中,已经保存好了对应的寄存器的值,那么此时,这些寄存器就是空闲的,可以供我们使用的了,那就可以放参数,而参数少的情况下,就足够存放参数了,比如参数有2个,那么就用r0和r1存放即可。(关于参数1和参数2,具体哪个放在r0,哪个放在r1,就是和APCS中的“在函数调用之间传递/返回参数”相关了,APCS中会有详细的约定。感兴趣的自己去研究。); i! J& m" m; w. l; y: W9 J 但是如果参数太多,寄存器不够用,那么就得把多余的参数堆栈中了。8 u, a! w7 c4 N# f' |" S' Z 即,可以用堆栈来传递所有的或寄存器放不下的那些多余的参数。 " T4 `4 p3 o3 Z! s8 e 3.举例分析C语言函数调用是如何使用堆栈的! z* V' k! G, p( y 对于上面的解释的堆栈的作用显得有些抽象,此处再用例子来简单说明一下,就容易明白了: 用: 1. ARM-inux-objdump –d u-boot > dump_u-boot.txt% H+ y' t. O. X. N4 g( N. l 7 T: T4 j7 h7 ]: Z " X9 ?4 B2 s6 M5 {' S& n 可以得到dump_u-boot.txt文件。该文件就是中,包含了u-boot中的程序的可执行的汇编代码,其中我们可以看到C语言的函数的源代码,到底对应着那些汇编代码。0 ~* S3 D7 L* Z: V" H" \% c" { ! U: v2 W1 l1 y& L# c/ w 下面贴出两个函数的汇编代码,7 l/ U7 r3 R; J U+ b8 \$ u3 p/ [ 一个是clock_init, 另一个是与clock_init在同一C源文件中的,另外一个函数CopyCode2Ram:; n; n/ f+ d! @' C& G" Q7 R- k1 ] 1. 33d0091c <CopyCode2Ram>: 2. 33d0091c: e92d4070 push {r4, r5, r6, lr} 3. 33d00920: e1a06000 mov r6, r0 4. 33d00924: e1a05001 mov r5, r1 5. 33d00928: e1a04002 mov r4, r2 6. 33d0092c: ebffffef bl 33d008f0 <bBootFrmNORFlash> 7. ... ... 8. 33d00984: ebffff14 bl 33d005dc <nand_read_ll>. e! F3 s5 r) E Z1 W$ b1 W0 A* p 9. ... ...) x6 ]3 K: {+ J1 f) @3 q! v 10. 33d009a8: e3a00000 mov r0, #0 ; 0x0% C5 a1 o0 R9 \; O% Z 11. 33d009ac: e8bd8070 pop {r4, r5, r6, pc}# B' E, C4 b5 u& L! [: ^ 12. 13. 33d009b0 <clock_init>:. }! u* w2 R7 V9 W3 ~7 R 14. 33d009b0: e3a02313 mov r2, #1275068416 ; 0x4c000000+ y1 H2 a- W6 y4 F; U& c) F 15. 33d009b4: e3a03005 mov r3, #5 ; 0x5 16. 33d009b8: e5823014 str r3, [r2, #20]4 ?) Z! L1 ]( K! Z$ F4 l 17. ... ...4 v. J% Y1 v# ?+ @4 P# n2 V; [ 18. 33d009f8: e1a0f00e mov pc, lr (1)clock_init部分的代码 可以看到该函数第一行:4 i; W! N1 s$ F9 F8 ?) I7 j& u3 d; ~ 1. 33d009b0: e3a02313 mov r2, #1275068416 ; 0x4c000000 就没有我们所期望的push指令,没有去将一些寄存器的值放到堆栈中。这是因为,我们clock_init这部分的内容,所用到的r2,r3等等寄存器,和前面调用clock_init之前所用到的寄存器r0,没有冲突,所以此处可以不用push去保存这类寄存器的值,不过有个寄存器要注意,那就是r14,即lr,其是在前面调用clock_init的时候,用的是bl指令,所以会自动把跳转时候的pc的值赋值给lr,所以也不需要push指令去将PC的值保存到堆栈中。 8 ?; H1 S: f% y3 m 而clock_init的代码的最后一行: 5 q; |* ^7 b6 c' Y% u9 U' g 1. 33d009f8: e1a0f00e mov pc, lr % }) \$ [7 r+ t8 [+ \7 m B t 就是我们常见的mov pc, lr,把lr的值,即之前保存的函数调用时候的PC值,赋值给现在的PC,这样就实现了函数的正确的返回,即返回到了函数调用时候下一个指令的位置。2 P8 O# [3 {% ^ u8 ~/ g( _; I; { & q. M" _" R Z 这样CPU就可以继续执行原先函数内剩下那部分的代码了。; x: b! [" s; Z+ Y7 y) F 0 A4 B0 e+ x0 Y @3 f5 x + M: r4 l* Y2 J (2)CopyCode2Ram部分的代码 & |' S. Z: G' g7 F* _ 1. 33d0091c: e92d4070 push {r4, r5, r6, lr} , J4 B5 F8 {8 \, y3 _ 就是我们所期望的,用push指令,保存了r4,r5,r以及lr。用push去保存r4,r5,r6,那是因为所谓的保存现场,以后后续函数返回时候再恢复现场,而用push去保存lr,那是因为此函数里面,还有其他函数调用: 1. 33d0092c: ebffffef bl 33d008f0 <bBootFrmNORFlash>" v; ~$ Q) }; z" I5 ` 2. ... ... 3. 33d00984: ebffff14 bl 33d005dc <nand_read_ll>* A5 K1 ?" K$ y" r' a 4. ... ...% W+ ?, d g. h( [0 B3 i: z 也用到了bl指令,会改变我们最开始进入clock_init时候的lr的值,所以我们要用push也暂时保存起来。而对应地,CopyCode2Ram的最后一行: ) z' m9 o* H' } 1. 33d009ac: e8bd8070 pop {r4, r5, r6, pc} - Z u. a9 m5 X+ } 就是把之前push的值,给pop出来,还给对应的寄存器,其中最后一个是将开始push的lr的值,pop出来给赋给PC,因为实现了函数的返回。另外,我们注意到,在CopyCode2Ram的倒数第二行是: ! E) n; Y# q& D) A% O 8 C- Z1 |8 I) [* n# ~ 1. 33d009a8: e3a00000 mov r0, #0 ; 0x05 @/ b+ n7 J" U. B 是把0赋值给r0寄存器,这个就是我们所谓返回值的传递,是通过r0寄存器的。$ _, r# J$ z6 Y- H1 t1 [9 J 此处的返回值是0,也对应着C语言的源码中的“return 0”. 对于使用哪个寄存器来传递返回值: 当然你也可以用其他暂时空闲没有用到的寄存器来传递返回值,但是这些处理方式,本身是根据ARM的APCS的寄存器的使用的约定而设计的,你最好不要随便改变使用方式,最好还是按照其约定的来处理,这样程序更加符合规范。 |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8-18 20:46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