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关于网站域名变更的通知

USB Type-C主要特性

2025-3-28 10:00| 查看: 227| 评论: 0

摘要: USB Type-C USB Type-C,主要特性如下: 无正反面的区分。定的大电 ...
USB Type-C
USB Type-C,主要特性如下:
无正反面的区分。7 C5 d! W5 M: z$ r
相容过去的USB 2.0、3. 0 与未来USB 规格的连接规范。
支援1万次的插拔。
支援3C 产品充电。( 如果需要用到USB 3.1 PD所制定的大电流的功能,就有必要使用Type C 以及特殊的线材,而原来的Type A/B 皆无法达成。)
USB Type-C 这是USB 协会新制定的连接器规格,USB Type-C 因为是跟随USB3.1 一同发表,所以很多人都误认为USB3.1 一定要使用USB Type-C 的线材连接,才可以达到10Gb/s 的效能,更有人将USB Type-C 写成USB3.1 Type-C,这都是不正确的。% b! e  \. c, A+ K0 ~# n0 N$ @! Y. R: S
USB3.0 与USB3.1所使用的连接线数是一样的,所以使用USB3.0 的传输线一样可以达到10Gb/s的效能,我们来看看下图的说明。4 ?- J1 e! @7 L' B$ `  D
ca0d903c3bde6191018c9402a82d0ecc.jpg

当然速度越快对线材的品质要求也越高,当你使用USB3.1 产品时,请尽量使用原厂所提供的线材,避免使用到品质不良的线材,造成效能无法提升的状况。
USB Type-C 的连接头同样也可以用在USB3.0 、USB2.0 的连接传输上。4 u. ^+ i& ^* s0 B; s
所以不要再认为USB3.1 的产品一定要使用USB Type-C 的连接头,其实只要是USB3.0 的连接头,都具有达到USB3.1 的10Gb/s 效能的能力。
USB未来的挑战
8 B. @% j; ^/ C; s' O$ i
USB面临的最大挑战对手是Thunderbolt,苹果的Mac现在采用了Thunderbolt接口。虽然大多被Mac所用,但Thunderbolt实际上是英特尔所研发和支持的一种标准。第一代Thunderbolt具备最高10Gbps的双向传输速度——这是USB 3.0的两倍。在后者成为大多数PC标配的1-2年前,Thunderbolt就已经问世了。. R+ V5 W) {( z; t* T2 J
通过更改数据传输的方式,第二代Thunderbolt控制器的速度提升到了20Gbps。而下一代Thunderbolt据传将对接口进行改变,但速度可达最高40Gbps。而在未来,光纤版的Thunderbolt承诺带来最高100Gbps的速度,但这可能还有好几年要等。1 p' e! F7 L  R; @3 F/ ^6 N3 j
Thunderbolt目前依然处于积极研发的状态,且得到了多家科技巨头的支持。但在和USB的对抗当中,这种接口依然存在FireWire身上的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成本:想要支持Thunderbolt,OEM需要在PC当中加入独立的Thunderbolt控制器,线缆和配件商也需要在自己的产品当中加入额外的芯片才能支持这种接口。
假设USB和Thunderbolt之间的竞争状态不发生重大改变,USB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那些具备相同能力,但却不依赖于线缆的技术。
在许多方面,无线技术已经具备USB的能力了。云端同步服务会保持我们的资料在所有设备之间的更新。蓝牙、NFC、Wi-Fi Direct和AirDrop都能取代USB进行文件传输。Miracast和AirPlay也能让设备无线连接至电视。支持Wi-Fi的打印机甚至是Wi-Fi相机和存储卡如今也已经相当普及了。
这些技术的最大缺陷通常都是速度。如果需要传输大量照片或1080p视频,那么你可能需要等待好一会儿。对比之下,就连USB 2.0都显得更快更稳定。开发者依然需要使用USB将移动设备连接至计算机,而通过Wi-Fi或蓝牙安装Android ROM目前也是办不到的。8 I9 ~# |- S' ]6 f7 m; Q
即便你从来不把设备连接电脑,你也依然需要使用有线的方式进行充电。无线充电技术虽然已经存在,但这种充电方式也依然存在许多缺陷,比如充电速度慢,标准不统一等等。* ^7 p' s0 A7 c, ~8 g+ L  Z) P, i
即便无线技术兴起,USB也不会很快被淘汰。就像Wi-Fi没有淘汰以太网一样,无线技术也不会取代USB。速度、便捷和兼容性都会保证这种标准长时间地存在于我们的计算机上。
本站资讯文章系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收藏 邀请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8-3 05:44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返回顶部